写乎姓氏探源:李姓何以跻身望族,还有“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作者:李大奎

写乎姓氏探源:李姓何以跻身望族,还有“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本文插图

(李耳)一、李姓的起源
寻根问祖 , 正本清源 。 李姓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 , 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 。
话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 系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孙 , 东夷族高阳氏原始氏族部落首领 , 居于帝丘 , 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 。 到尧舜时代 , 颛顼帝领导的这支部落分为八个氏族 , 其中之一的"庭坚"氏族首领皋陶 , 担任尧帝的大理官(古代的大法官) 。 皋陶过世后 , 其子伯益袭职"理官" , 执掌火种 , 驯养兽鸟 , 后协助大禹治水有功 , 得以获官名"理"为氏 。
到殷商时期 , 伯益的后代理徵继续承袭大理之官 , 因正直敢言 , 又严于执法忤逆了商纣王的旨意 , 商纣王一怒之下 , 杀了理徵 , 其妻契和氏赶忙携幼子理利贞(出生于公元前1069年 , 卒于公元前992年)出逃到伊水旁(今河南嵩县) , 饥渴难耐下 , 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 , 结满了李子 , 便摘李子充饥 , 从而生存下来 , 最后在苦县落脚(今河南鹿邑一带)由此开枝散叶 , 延续万代 。

写乎姓氏探源:李姓何以跻身望族,还有“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本文插图

(李氏图腾)
理利贞为记住先辈曾当过理官的经历 , 便以官名"理"作为自己逃往苦县在此地起家的原始氏族图腾;又感于摘李子活命之恩 , 遂又以李子树为原始氏族图腾 , 进而形成氏族的族徽和名称 , 形成姓氏后 , 便改"理"为"李" , 理利贞由此更名为"李利贞" 。
故李利贞成为传说中的李姓第一人 。
由因《管子.法法》载曰:"皋陶为李" , 故又奉"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为"李氏血缘始祖"、"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为"李氏血祖"之说 。
于是在古代 , 李与理通用 , 李姓起源于黄帝贵胄之说由此传开 , 历经3千多年漫长的悠悠岁月更替 , 在起起伏伏发展中弥久不衰 。

写乎姓氏探源:李姓何以跻身望族,还有“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本文插图

二、李姓的发展
到春秋时期 , 有个叫李耳的思想家 , 字伯阳 , 名聘 , 号"老子" , 他是楚国人 , 公元前604年9月14日出生于苦县励乡曲仁里 , 系李理贞的后裔) , 因他"博大精能" , 有"古之圣人"之称 。 23岁时曾任周朝的"守藏史" , 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史官;28岁时回楚国为相 , 56岁时辞官归隐于秦 , 专著《道德经》 , 成为道教始祖 。 相传"文圣"孔子曾问礼于他而受益匪浅(有对联曰:"邹鲁圣人曾问礼 , 唐朝皇帝也求诗")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有明确的记载(参见《老子韩非列传》) , 由此 , 后世称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 。

写乎姓氏探源:李姓何以跻身望族,还有“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本文插图

李耳的后代后来入甘肃 , 迁徏定居陇西(东乡至临兆一带)后 , 历经昙公、崇公、伯考公、敢公、政本公、雍公、伦公"八位始祖"的开拓传承 , 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 , 便有了李姓最为知名的十二个郡望 , 即:陇西(甘肃 , 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邯郸 , 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河南浚县 , 始祖为李广世孙李忠)、渤海(河北辽宁渤海湾沿岸)、中山(河北正定 , 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广汉(四川广元 , 始祖为李广之父李尚)、襄城(河南许州)、江夏(湖北武汉)、梓潼(四川)、范阳(河北涿县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带)、梁国(河南商丘至安徽砀山一带)、南阳(河南) 。
其中 , 陇西郡陇西堂(狄道东乡槐里为祖籍地)的影响最为深远 , 至今保存有陇西李氏祠堂 , 陇西还有"华夏药都 , 李氏故里"之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