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谈资穿越千年 让古琴“活”在当下



每日谈资穿越千年 让古琴“活”在当下
本文插图
自得琴社演奏根据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配乐改编的《十二时辰幻想曲》 。 这是在网上受到热捧、点击量过千万的“爆款”曲目 。 自得琴社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尘封千年的画纸一样的淡黄色背景前 , 身着古代服饰、盘着传统发髻的乐师们或站或坐 , 轻抚古琴 , 拨弹琵琶 , 空灵的笛萧声时隐时现……第一次打开自得琴社的视频 , 很多人会怀疑自己的眼睛:这到底是一个视频 , 还是一幅复活的古画?
视频的创作者是一群热爱古琴的年轻人 , 2019年5月至今 , 他们自己策划、改编、拍摄了近20个“古画”视频 , 在网络空间以自己的方式还原着唐代胡曲、宋代雅乐 , 将最美中国风分享给全世界 。 网友惊呼:“太会玩了!”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可以穿越千年 , 打通传统和现代 。 因为这个神奇效果 , “古画”版系列中很多都曾火遍网络 。
千年前的古琴曲《醉渔唱晚》 ,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会是怎样的一副面孔?唐彬为古琴配上古筝、竹笛等多种乐器 , 融合进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吉姆诺佩蒂舞曲》……一系列改编将原曲《醉渔唱晚》解构、重述 , 而《醉醉渔 , 唱唱晚》这个可爱的名字 , 又让这首古琴曲彻底放下身段 , 有了更多的亲和力 。
85后唐彬是自得琴社艺术总监 , 做过摄影师、当过广告人 , 最终回归最爱的古琴 。 2014年 , 唐彬和几个小伙伴组建了自得琴社 , 团队的成员大多是80后和90后 , 来自各行各业 , 怀着对传统乐器的热爱走到一起 。
大家都喜欢尝试新鲜好玩的东西 , 更把“让古琴艺术步入大众生活”当作自己的使命:“我们中国有太多好东西被历史湮没 , 找回原本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 , 慢慢传承下去 , 是年轻人最应该做的事情 。 ”
2019年 , 唐彬请朋友为他们做古代服饰的复原 , 他们自己做策划、运营 , 改编并拍摄了几个国风视频 ,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将视频发布在国内外各大网络平台上 , 没想到短短时间内总体播放量就突破了5000万次 。
“我们第一个搭配装束复原的视频 , 改编曲目是《空山鸟语》 。 它本身是一个动画片的配乐 , 原曲就有古筝和古琴 , 很有传统韵味 , 我按照我们现有的乐器配置进行了重新编写 。 写出来之后大家都很喜欢 , 曲子简约 , 又很内敛 。 我们联系到上海的装束复原小组 , 用宋朝的服装专门为这段音乐拍了一个MV 。 视频一出来 , 播放量很快到了100万次 。 ”唐彬说 , 原来拍过白色布景的视频 , 总觉得不够好 , 后来试着在做后期时 , 把白色背景调成一种很暖的黄色 , 再加点纹理 , 就像平时看到的古画 , 因为年代久远纸会泛黄 , 非常自然 。
让网友们垂涎的乐手们的服饰 , 可以说是文物与文献相结合 , 经过复杂制衣工艺后的艺术品 , 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 不光乐队衣服的制式和纹样有严谨的出处 , 连女乐师眉心点着的花钿都一丝不苟 。 赶上拍视频 , 从早上8点开始化妆、做发型、整理服装 , 基本上要忙活一整天 。
“古画”视频看起来只有短短几分钟 , 出片前后的耗时却很长 。 一镜到底的拍摄本身其实并不复杂 , 也正是这样才出现了像古画的独特效果 。 “拍摄用一两天就可以完成 , 最耗费时间的其实是前期的作曲和编曲 , 短的话十几二十天 , 多的时候需要几个月 。 ”唐彬说 , 至今他们手里还有好几个半成品视频等待“出炉” 。
为了迎接鼠年的到来 , 自得琴社拍摄了一个猫咪主题的视频 。 这首古琴版《哆啦A梦》 , 旋律欢快 , 氛围轻松 , 加上几只猫咪友情出镜 , 可爱指数爆棚 。 画面里几只不同花色的真猫跑来跑去 , 有一只灰白猫甚至大摇大摆走到乐队前坐下……这些设计 , 都是主创团队在音乐和画面之外的小心思 。
“后面有个人根本没在演奏 , 全程撸猫!”在视频评论区 , 有网友“举报” 。 作为琴社的“吉祥物”、这次变身“猫人”的殷屹浩楠一直是视频的搞笑担当 。 为了呼应猫的主题 , 他戴上了猫耳和猫尾 ,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坐在乐队里专职撸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