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史倌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清官?
曾国藩有一句话 , “尤不愿得清官之名” , 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 。 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 ,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官场的冲突 , 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 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 。
30岁以前基本是个平庸的人
曾国藩的一生办过很多大事 , 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精明 。 但其实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高 , 从家庭遗传的角度来看 ,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读书的时候脑子就很笨 , 从十几岁开始考秀才 , 一直考到43岁 , 前后足足考了17次 , 最后头发已经花白了 , 才中了一个秀才 。 曾国藩自己的科举道路 , 一开始和他的父亲有点像 。 前6次考秀才都失败了 , 一直到第7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 。 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因为他的名次是倒数第二 。
本文插图
关于曾国藩的天资 , 当时人就有很多议论 。 他的朋友左宗棠经常在和一些亲友的通信中评论曾国藩 , 说曾国藩“欠才略”、“才太短”、“才艺太缺” , “兵机每苦钝智” 。 他的学生李鸿章当他的面说他“儒缓” , 说他做事反应太慢 。
曾国藩在30岁以前 , 性格方面有很多平常人常有的缺点和毛病 。 在他到北京做官之后 , 他每天用于社交的时间特别多 , 到处去喝酒、聊天、听戏、下棋 , 用于读书的时间特别少 , 读书也往往坐不住 。 有一次 , 翰林院放了40天的假 , 在假期结束的时候 , 曾国藩在日记中做了一个自我总结 , 说自己这40天做了什么事情?除写了几封家书之外 , 什么事都没做 , 稀里糊涂就混过去了 。
他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脾气比较暴躁 , 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 。 其中一次是和同乡的一个京官郑小山 , 两个人因为吃饭的时候意见不合就打了起来 。 什么脏话都骂了出来 , 甚至“问候”了双方的亲人 。 曾国藩过后感到非常后悔 , 说自己这种举动太有辱斯文了 。
所以30岁以前的曾国藩 , 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 , 和我们后来印象中人格完美无缺的圣人有非常大的差距 。
学做圣人 , 在日记中痛自反省
为什么后来曾国藩能够脱胎换骨 , 能够刻苦地自我修炼呢?这个也跟他到北京当官分不开 。 曾国藩在北京见到了很多大儒、大学者 , 他很受触动 。 同时在做了官之后 , 曾国藩身上就没有作八股文的压力 , 他就开始有时间从容地研究一些学问 。 那时候一个读书人必不可少的是要研究理学 , 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每个人通过自我磨炼都可以成为圣人 , 每个人都有圣人之志 。 所以在30岁的时候 , 曾国藩觉得三十而立 , 不能像以前那么混下去 , 要脱胎换骨 , 重新做人 , 学做圣人 。
曾国藩学做圣人是如何入手的呢?说起来很简单 , 他学做圣人就是从写日记开始 , 用工整的蝇头小楷 , 把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 , 每天早晨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 , 特别是把不符合圣人标准的都摘出来 , 痛自反省 。 在日记当中 , 他还给自己定下每天攻克的下限 , 每日读史十页 , 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 每日读一经 , 隔三差五地练习作文 。 有了日记的这一工具之后 , 曾国藩工作、学习的效率大为提高 。
在立志自新之后 , 曾国藩马上就想起和郑小山打的那一架 , 虽然这一架两个人都有毛病 , 但是要改过 , 就要反求诸己 , 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而且要改过就要从速 。 所以曾国藩马上到郑小山家登门拜访、赔礼道歉 。 郑小山也很感动 , 留曾国藩吃饭 。 于是两个人重新和好如初 。
通过曾国藩脱胎换骨的过程 , 对我们的启示是 , 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 , 即使他的天资比较平庸 , 他的本领也可以增长十倍 , 他的见识也可以拓展十倍 , 他的心胸也可以开阔十倍 。
推荐阅读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黑猫评测|明明都是国产手机,为什么有些人更偏爱华为,却不喜欢小米?
- 国是直通车|为什么是海南?
- 新影音派对|为什么说1MORE ColorBuds是一款适合年轻人的耳机
- 『国家』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标准视力表要用“E” 蚂蚁庄园每日一题6月2日.
- |为什么使用B+Tree?
- 若影寒|朱棣当了二十二年皇帝,为什么在位期间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春公子|苏宁转型7年了!为什么和阿里京东的差距越来越大?
- 匈奴人|欧洲人为什么几乎不谈匈奴人?中国史籍为证,说多了怕成中国后裔
- 鲸鲸说历史|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数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