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朋友”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来源:凤凰网读书五一前后 , 随着疫情趋于好转 , 全国各地的学生、上班族已经返校和复工了 。 但长期的被隔绝状态 , 还是将多数人都卡在了重新生活的“瓶颈”里——一场生死患难 , 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面对这种现实 , 这篇有关日本震后社会心理学的文章 , 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日本新闻栏目《采访关键人物》 , 采访人员对话人际关系专家、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 。 通过他们的对话实录 , 我们也可以从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 放眼或许就在你我身边/就是你我本人的“孤独患者” , 他们的未来何去何从?
《她的人生没有错》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后 , 日本人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谊” , 唤起了人们对各种场合下“与某人、某些人建立关系”的重要性的理解 。 于是 , SNS等“用来确认人与人之间纽带关系”的工具打破了年龄界限 , 在各个年龄段迅速流行开来 。可是 , 当我们鼓励他人多交朋友、多与朋友来往的同时 , 几乎没有一位朋友的“孤独者”的数量 , 也在当今社会中悄然增长 。关于朋友数量的统计有很多 。 据说每位成年人拥有的朋友数量平均约为10人 , 可是 , 无论从哪种调查结果来看 , 其中都存在5%—6%“没有朋友”的人群 。 而30—40岁的人们虽然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充实的阶段 , 既有值得信赖的同事 , 也有需要保护的家人 。 但他们极少拥有甚至没有“朋友” 。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在“纽带关系全盛期”的当下 , 没什么朋友之人的人生价值也会因此而降低吗?朋友越多越好吗?——坦白地说 , 那些缺少朋友、或是没有朋友的人的身上 , 是否都存在着某些“缺陷”呢?诸富:“没有朋友”也是分为许多不同情况的 。 有的是因为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讨厌被各种过剩的人际关系侵占了自己的时间 , 于是开始清理朋友圈 , 时间长了 , 朋友越来越少 , 独处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 。 有的则是本身非常渴望交朋友 , 非常想参加各种朋友聚会 , 却被周围的朋友排挤、讨厌 , 从而被动地走向了孤立位置 , 郁郁寡欢 。 不知道您今天所说的 , 是哪一种情况?
《小丑》——是前者 。 是那些已经工作了10—20年 , 经历过种种曲折后已经过上了较为充实生活的人 , 他们既有值得信赖的同事 , 也有需要保护的家人 。 可是 , 年轻时尚且有时间与朋友来往的他们 , 渐渐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抚养子女上 , 参加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 , 好不容易周末有点自己的时间 , 也不太愿意花在天天见面的同事身上 。 仔细一想 , 能称为“朋友”的人已经所剩无几甚至为零了 。 我指的是类似这样的人 。诸富:啊啊 , 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的话 , 是没问题的 。——可是 , 我认为社会上普遍蔓延着“朋友少不好”“没有朋友的人往往不太正常”这样的氛围 。诸富:不对不对 , 在我看来 , “非要通过与谁谁谁交往才能获得安心感 , 并且认为不这样做的人都有问题的人”才有问题呢!“拥有度过一个人的时间的能力” , 也就是“承受孤独的能力” , 是坚强地、平和地、积极地生存于当代所必备的能力 , 而且会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 从这个层面来说 , 不仅是商人 , 也可以说所有能够抵抗孤独的人在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难道现实社会中没有洋溢着“人际关系狭隘并不好”这样一种氛围吗?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地与人合群 , 看不起那些“落单者” 。 职场中也是如此 , 残留着认为“没有朋友的人没有价值”“不和同事一起吃饭的人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喜欢单独行动的人比较自私”等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价值观 。诸富:的确 , 所以才引发了像“午餐同伴综合症”这样的现象 。——就是没有午餐同伴的员工 , 尤其是女员工 , 患上抑郁症甚至是精神病的现象吧!这是当事人乃至其周围的人都认为“没有朋友的人 , 人品肯定有问题”的观念所引起的吧?可是 , 一味追求“朋友越多越好”的话 , 反而变成了强制部门所有员工每天一起吃午饭了 , 造成了时间、金钱上的浪费 , 令一些员工苦恼不已 。诸富:这样很不好 。 如果连午休时间都不能“一个人静静”的话 , 那么怎么会有精力想出好点子呢?因为真正的好想法 , 都是在与自己内心深入沟通的过程中产生的 。喜欢结伴的真正原因——日本人认为“孤独是寂寞的 , 是不好的” , 渴望结伴的倾向非常强烈 。 拥有这种观点的人好像不在少数 。 假如真是如此 , 原因是什么呢?诸富:我认为 , 造成这一现象的幕后黑手 , 是“做任何事都不愿突出 , 必须与周围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 。 人们普遍认为“若不与朋友、职场中的同事保持相同的价值观、采取相同行动的话 , 就无法安稳地生活” 。 对于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来说 , “与周围的人形成一个小团体 , 结伴而行 , 一起做同样的事”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强烈的的从众心理呢?诸富:我认为 , 多数人从小学到初中经历的都是集体生活 , 是形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 那时 , 班上会形成几个“排他的小集体” , 孩子们若不加入其中某个集体的话 , 是无法安稳地度过整个学校生活的 。而且 , 为了能让自己安稳地在小集体中待下去 , 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做“与周围人同样的事情” 。 于是 , 许多人便在这一时期 , 下意识地形成了“如果采取了与周围人不同行为的话 , 后果会很严重”的认识 , 并由此迎来了青年时期 。——如果是这样的话 , 我想应该会有人形成这样的意识 。 在日常生活中 , 老师、父母也会对我们施加“从众压力” , 虽然他们嘴上说着“要有个性”“要努力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可是一旦真的照做了 , 又确实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 想必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不过 , 类似体育精英这种个人能力远远超过团体中其他孩子的就另当别论了 。诸富:其中也会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摆脱掉从众心理这一强迫观念的人 。 但与此同时 , 始终持有这一价值观 , 成人后 , 心理上也依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的人也很多 。——原来如此 。 对于那样的人而言 , 那些“不与周围人保持一致的人”依然会被他们认为是“不正常的人”“有问题的人”甚至是“异类” 。 在他们看来 , “朋友少的人”自不必说 , 就连“不一起吃饭的人”“不积极参加公司旅行、同事聚会的人”也都是“融入不进集体的可怜人” 。正因为如此 , 他们在可怜“朋友少的人”的同时 , 还会害怕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 变得有些神经质 , 总想着如何增加“朋友”的数量 。
推荐阅读
- 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看《封神榜》的那些事
- 【夜话】与影评人“夏云江”谈娱乐圈那些事儿
- 光速为何恒定?
- 致回不去的那些曾经
- 那些你没留意的电子产品,正成这届05后的起跑线
- 那些被不合格父母戳破的童年
- 独坐于角落|“我也曾经是个孩子”——那些年我们也“过六一”
- 那些抹黑方方者,请为了你们的良知向方方女士道歉
- 聊聊影剧院“解禁”之后那些事儿
- 绥滨那些事|忠仁镇黎明村:“小菜园”产出“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