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考核神器”诞生记

杨俊“考核神器”诞生记
文章图片

杨俊正在调试激光感应计时器 。刘波摄
18.531秒!
第77集团军某旅电子对抗连30米×2蛇形跑课目考核现场 , 上等兵刘玉龙刚冲过终点线 , 旁边一个黄匣子便报出他的成绩 。
这个黄匣子其实是一个激光感应计时器 , 主要用来体能训练考核计时 , 因为测量误差不超过0.01秒 , 被战士们称为考核神器 。
考核神器是怎么来的?它的发明者、该连排长杨俊说 , 多亏了官兵们的吐槽 。
为什么好多人的成绩一样?这周考核成绩竟然跟上周差了1秒多!……杨俊发现 , 每次30米×2蛇形跑课目考核后 , 战士们对成绩的负面声音特别多 。 仔细了解后 , 杨俊找到了原因——计时方法出了问题 。 传统的方法是用秒表掐时间 , 缺点是人为因素多、误差大 , 导致战士们的训练成绩统计忽上忽下 。
人工计时不靠谱 , 能不能换种方式?杨俊想到了激光感应装置 , 可以利用考核人员在出发和返回时两次触碰激光的时间差来测算考核用时 。 相较秒表 , 这样的装置不仅灵敏度高而且更精准 。
有了想法 , 说干就干 , 杨俊决定制作一款激光感应计时器 。 他找来激光发射头、光敏电阻、嵌入式芯片等零部件进行组装调试 , 编写程序软件 , 经过反复试验 , 黄匣子终于研制成功 。
为了检验实际效果 , 杨俊让黄匣子和秒表来了一次一对一比赛 。 当上等兵徐伟冲过30米×2蛇形跑终点线 , 黄匣子和负责计时的战士先后报出成绩:19.137秒19.93秒 。
误差竟然这么大!这个计时器真是太精准了!对于结果 , 围观的战士们无不惊讶 。
可算把我们的头疼事解决了!连长潘永鹏对杨俊竖起了大拇指 。
之前连队始终无法掌握真实详细的训练底数 , 体能训练都是采取‘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方式 。 潘永鹏说 , 有了这个‘考核神器’ , 我们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将更贴合官兵实际、更有针对性 。
【杨俊“考核神器”诞生记】激光感应计时器很快火遍训练场 , 其他连队纷纷找来借用 。 杨俊决定乘胜追击 , 对目前功能单一的激光感应计时器进行拓展升级 。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 , 推动军事训练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