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女主原型,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五 )


工资标准确定了 , 官员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 再贪赃枉法、搜刮百姓者 , 便要受到严惩 。不久 , 孝文帝的舅舅、时任秦益二州刺史的李洪之 , 因贪暴无度 , 被勒令在家自裁 , 地方官员坐赃处死者四十余人 , 一时天下震惊 。
经此整治 , 北魏吏治大有改观 , 贪赃受贿者也大有收敛 。
【「」《锦绣未央》女主原型,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她是怎么做到的?】「」《锦绣未央》女主原型,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是实行均田制度 。
公元485年十月 , 在汉族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 , 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 。
“均田令”是指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 , 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之上 , 既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 , 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三是实行三长制度 。
公元486年 , 冯太后又主持了对地方基层组织的改革 , 实施了“三长制” 。
自西晋灭亡后 , 居于北方的豪强地主大多聚族而居 , 设坞壁自保 , 自给自足 。
北魏建立后 , 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 , 代行地方行政权力 , 形成了所谓的宗主督护制 。
豪强地主将大量的劳动力聚拢在自己名下 , 却不给他们上户口 , 导致国家实有户籍和实有人口出入很大 。
这种户口隐匿的现象十分严重 , 既不利于政府的人口管理 , 也导致国家赋税的大量流失 , 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
针对这种情况 , 冯太后的老相好、汉族大臣李冲提出了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的方案 。
“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 , 五邻立一里长 , 五里立一党长 , 负责检查户口 , 催征赋役 , 管理生产 , 维护治安 。三长由本乡能守法办事又有德望者充任 , 任三长者 , 可免除一至二人的官役 。
在冯太后的大力支持下 , 李冲的建议得以付诸实施 。这样 , 北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地方基层组织 。
冯太后采取的这些重大改革措施 , 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过渡 ,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均田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转向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式 , 这一举措 , 不仅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 而且奠定了后来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 。
三长制的推行 , 既便利清查户口 , 又确保了赋税的征收 , 并且削弱了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 , 增强了国力 。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 影响深远 , 直到今天仍然被借鉴 。
此外 , 为了使鲜卑族逐渐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 , 冯太后还大兴教育 , 尊崇儒法 , 禁断卜筮、谶纬之学 , 从而开启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
「」《锦绣未央》女主原型,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继有人
公元490年九月 , 临朝称制14年的冯太后病逝于平城皇宫太和殿 , 时年49岁 。
冯太后生前使北魏从野蛮的少数民族政权走向文明 , 使中华文化得以复兴 , 故死后谥号为“文明” , 冯太后因此又被称为“文明太皇太后” 。
这一年 , 孝文帝拓跋宏23岁 , 他对冯太后的死 , 哀伤至极 , 大哭三日 。
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 , 孝文帝精通儒家经典和史传百家 , 成为汉家文化忠实而狂热的信徒 , 他才华横溢 , 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
在冯太后病逝之后 , 孝文帝正式亲政 , 独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担 。他继承冯太后的遗志 , 重用汉族知识分子 , 在各方面进一步实施改革 。
公元494年 , 孝文帝排除重重阻力 , 迁都洛阳 , 随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 , 推行全盘汉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