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馨心理“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浅释艺术治疗对非语言沟通的促进作用
艺术治疗(art therapy)又称为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 , 为心理治疗的形式之一 , 是以表现性艺术 , 如音乐、舞蹈、戏剧、诗词和视觉艺术等为媒介来完成心理诊断及治疗之科学 , 主要横跨艺术和心理两大领域 。 “在艺术治疗的关系中 , 个案透过艺术媒介使意象得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 , 能通过创作释放不安的情绪 , 澄清旧有经验 , 将观念具体化 , 传达心理需求 。 该意象的表达 , 反映与统合了个案的发展、能力、兴趣、人格、观念与内心的情感状态 。 ”(马美容 , 王晶洋:《心理学视角下的艺术治疗》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12期 。 )
正因为艺术治疗的关系中 , 个案透过艺术媒介使心象得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 , 所以我的理解是:在艺术治疗中 , 绘画为主是被默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 它跟音乐治疗 , 舞动治疗 , 戏剧治疗归类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范畴里 。
那么 , 为什么不直接将艺术治疗叫做绘画治疗呢?
这是因为在艺术治疗中 , 咨询师用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 让来访者通过非口语的表达及艺术创作的经验 , 去探索个人的问题及潜能 , 从而使来访者提高自尊心 , 进行内心力量建设 , 并提高跟外界相处的技能 。 所以 , 艺术治疗的重点在于非语言的媒介 。
而非语言的媒介不仅包括绘画 , 还包括利用黏土与橡皮泥创作 , 以及编织和一些计算机和交互媒体 。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作业中所说的艺术治疗 , 我阐述的是绘画治疗(painting therapy) 。 最近一段时间 , 我接待了不少儿童来访者 , 除了运用沙盘游戏外 , 我逐渐也运用绘画技术进行工作 。 许多儿童都向我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 , 这就是:“我的画讲的话比我讲的更多” 。
一般而言 , 一个人的情感埋藏越深 , 则离其意识越远 , 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 。 然而 , 情感的困扰却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 如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 。 当然 , 这种可见的形式就是非语言沟通 。
绘画中的非语言沟通 , 我所理解的是:这种沟通可以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 , 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 , 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 。 这种非语言的沟通 , 在在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 , 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所产生的;在这种非语言的沟通中 , 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 , 并且开始重建过去 。 因此 , 绘画中非语言沟通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 , 表现力更强 。 而且 , 在绘画的非语言沟通过程中 , 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 , 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 ,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 这样一来 , 就会为治疗师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 来为来访者进行分析和治疗 。
艺术表达中的非语言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7%语言+38%声音+55%身体语言 。 也就是说 ,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 55%的信息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 , 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非语言内容的声调表达 , 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的 。 由此可见 , 非语言沟通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
所谓非言语沟通就是指通过非言论、文字、符号、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 。 这种沟通方式包括:人类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符号标志、色彩、绘画、音乐、网络、舞蹈、图象和装饰等等 , 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 。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交流、学习中 , 往往会发现 , 在某些时候 , 非言语沟通这种交流方式是可以起到普通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效果、作用 。 一个人的动作、表情、语调、眼神等都可以起到说话或是传情达意的目的 , 所以说 , 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及文字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补充形式 , 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方式 , 更是人类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