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时候读《围城》是一种啥感觉

回想起我20岁的时候,的确还是一个内心充满遐想的内向少年。
可能会有人与我相似,心理的成长速度远没有外表如此可观。我很难对同龄人滔滔不绝的事物感兴趣,却总在几年后恍然悟出其中的乐趣。
我的朋友A,是一名确确凿凿的同性恋者。我们从小一起在父母工作单位的家属院长大。如今想来,有着诸多奇怪观点的A,事事都能够先觉于我。
《围城》这本书,最初是A推荐给我的。他常常向我推荐各式各样的书籍影音,那个年代的小学生们,没有花式浪费时间的兴趣补习班,就只能在暑假,互相消遣着伙伴间的乐趣。
我很钦佩A能够看这种全是文字的书,这对我来说比《新华字典》还要枯燥无味。但为了能和唯一的消夏伙伴相处融洽,我只默默听他讲略显遥远的书里的故事。
真正能读此书,大概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了。那时A早已举家去了深圳。同龄人都在过于刻苦的学习,而我总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便知道要为人生焦虑。虽不学习,但发呆的无聊仍然是我苦恼。于是,我想起了A不厌其烦的称其为“高级的趣味”的书。
我虽然在感知上木讷,但不失年少的血气方刚。像这样的故事,读起来总有幽他人之默的趣味。方鸿渐确实不让人讨厌。苏小姐也不令人羡慕。赵辛楣这样的朋友总会有那么几个。高韩李汪之流,只不过是普通的社会。孙柔嘉全然不必在意,因为错过了一个唐晓芙,总能等到第二个、第三个唐晓芙吧。至于方略显凄凉的结局,也只是他的故事而已。
奇迹般的,我上了大学。虽然一直主张不为未来焦虑的活着,但多少也在乏味的大学生活中,稍有了成为“平凡的大多数”的惶恐体味。可能网络的盛行,催化了一部分像我这样的后进青年的成长。我常常沿着网络的引导,在头脑里构建出一个更主观的世界观,然后无情的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将其彻底粉碎。
大三的公选课上,老师播放了《围城》电视剧选段。我从女朋友那里借来纸质书,对于她读过这本书的事,当时甚觉惶恐。通读一遍,内容无比熟悉,但一点也不亲切,因为从此以后,总有方鸿渐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我告诉女友:你就是我的唐晓芙吧。她回答:那你完全不是方鸿渐。我说了假话,不知她说的话是否真心。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甚至现在来想,也不知道。
大学毕业前的五月,我们就已经领了结婚证。房子也安置在了市里不错的地段。我们都没有外出奋斗的打算,但我心里并不安于平凡的人生。婚后的生活,让我从选择题,做到计算题。原本还在为她是不是,或者能不能成为你的唐晓芙摇摆不定。现在却要直面她会成为孙柔嘉的窘境。
由于工作的原因,虽在一个城市,我们还是只有周末才能见面。她说我们这叫“周末情侣”。分开的时候,哪怕只有半天也会彼此挂念。而在一起的时候,哪怕只有五分钟,也会彼此嫌恶。在一处工作数年,并有一个目标为之努力。我越来越安于现状。它不轻松,但多少还有希望。作为妻子的她,早已分毫不差的成了孙柔嘉的模样。而我,还在与方鸿渐做最后的挣扎。
如果要现在的我对二十岁的我自白。我想也并不会阻止自己走上这样的路。对一个人的爱,岂是一本《围城》能够左右的呢?
总能口是心非的说再来一次绝对要等到真正的唐晓芙。而真要离开她,却又绝不能忍心割舍这位唐晓芙吧。脑海中的她就这样在唐晓芙和孙柔嘉之间,巧妙的变换着。
现在看来,围城大概并不是真的要搞清楚男人女人,大概并不是真的要为大男子主义指明方向。大概也不是为了要阐明“生活也罢事业也罢”的消极逻辑。大概总会成为少年时单纯的理解“高级的幽默”而已吧。
【20岁的时候读《围城》是一种啥感觉】 A的父母如今衣锦还乡,回到家属院的老房子来了。听说A已经在某500强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去年却主动辞职,回到校园学习新的专业去了,他想换一种方式工作生活。A的父母对他的上进心,既骄傲又充满焦虑。我仍然很羡慕,他最终能成为一个逃得出围城的赵辛楣吗?如果能,那该错过多少幽默的生活啊。
■网友的回复
没感觉,真的,利用里面的一句话,就像是温淡的白开水冲了红酒,只有淡淡的欣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