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客“书生带兵”的悲剧


在中国历史上 , 湘军是一支很特殊的军队 , 特殊得有些怪异;而其主人曾国藩 , 自然也有些怪异 。
我学生时代 , 曾国藩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 , 但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坚韧不拔的品质、矢志不渝的性格 , 也不是他的心恨手辣、杀人如麻 , 更不是他满腹的理学知识、高超的御人技巧 , 而是他一生中的五次自杀未遂 。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初二 , 曾国藩一天之内就曾两度自杀:一次是在战斗过程中 , 他亲自手握长剑立于军旗之下 , 下令说士兵退过旗帜者斩 , 可士兵似乎没听到他的命令 , 纷纷绕过旗帜如潮水一般地败退下去 , 他绝望得当场投水自杀;另一次是当天靖港之役结束后 , 他回到船上 , 又一次投水自杀 。 当然两次都被手下人当场救起 。 几天后兵败回到长沙 , 各种风言风雨和冷嘲热讽让他忍无可忍 , 第三次准备自杀 , 且写好遗嘱:“为臣力已竭 , 谨以身殉……臣愧愤之至 , 不特不能肃清下游江面 , 而且在本省屡次丧师失律 , 获罪甚重 , 无以对我君父 。 谨北向九叩首 , 恭摺阙廷 , 即于××日殉难 。 ”
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 湘军水师被太平军第四次打败 , 曾国藩座船被太平军掠去 , 文卷册牍俱失之后 , 曾国藩又要投水自杀 , 被左右救起;逃到罗泽南陆军营后 , 曾国藩又草遗书千余言准备策马赴敌以求速死 , 又被罗泽南、刘蓉等阻止才幸免 。
那时候 , 教科书中的曾国藩是镇压农民起义急先锋 , 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 因此 , 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湘军被太平军一次次打败、曾国藩一次次投水自杀时 , 我们人心大快;同时 , 他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们眼前 , 那当然是一个狼狈不堪的形象:脸色煞白 , 目光呆滞 , 披头散发 , 失魂落魄 , 一头栽进污浊的水中 , 又被人七手八脚地救上来 , 像只落汤的公鸡……这样的场景竟然在曾国藩的人生中重复过五次之多 , 由此我们那时便很容易地得出结论:他这不是装腔作势想开脱罪责 , 就是想顽固到底逃避惩罚 , 总之这家伙太坏了!
但在许多书中 , 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曾国藩:他白手起家 , 硬是在朝廷的“八旗”、“绿营”之外拉起一干人马 , 浴血奋战十多年 , 并最终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谁又能否认这一摆在世人面前的事实!
这就是曾国藩 , 作为一个人 , 他有着多面人格;而他所有的多面、矛盾和怪异 , 正构成了他整个生命的真实 。

史客“书生带兵”的悲剧
本文插图

那么 , 曾国藩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的多面、矛盾和怪异呢?原因自然十分复杂 , 但我以为其中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原因便是:书生带兵 。
在中国文化中“书生”与“兵”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阵营的 , 所以民间才会有“秀才遇到兵 , 有理说不清”的俗语 。 是的 , 书生怎么能带兵 , 兵又怎么能由书生去带?然而中国历史上却常常不乏书生带兵的先例 , 最众所周知的莫过于有宋一代了 。
宋代由于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 , 因此他做得皇帝后最怕这样的事情重演 , 为此他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是通过“杯酒”将一批功高的武将的“兵权”罢释掉;然后将全国的军队大多数交给文官指挥 , 即全面实行“书生带兵”的政策 。 这一政策的好处至少有二:一是书生因其读圣贤之书 , 知恩荣廉耻 , 所以更懂得忠孝节义 , 不会轻易背叛、投降和谋反;二是书生毕竟只是书生 , 即使真的谋反 , 其能耐也十分有限 , 对付起来也不会太难 。
宋王朝如此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如意 , 但是哪知道这一如意算盘只顾得“此” , 却失却了“彼”:大宋的军队 , 无论是御林军还是边防军 , 他们一律在书生的带领和指挥下 , 的确是听话了 , 忠诚了 , 但它在与入侵的外族军队的作战中却失了雄性 , 没了血性 , 变得不堪一击、常战常败 , 最终演绎出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悲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