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长崎为何“有幸”当选( 二 )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长崎为何“有幸”当选
京都作为原子弹投掷目的地遭到美军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反对 。 他认为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古城 , 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 , 摧毁这里非但不能摧毁日本人的意志 , 还可能引发日本人的愤怒 , 提高他们的反抗意志 , 如果将其毁灭 , 将给战后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 于是作为京都的替代品 , 长崎被列入原子弹的轰炸名单 。1945年8月6日 ,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弹--原子弹“小男孩”在广岛上空爆炸 , 3天后的8月9日 , 美军准备对第二目标小仓投弹 , 但当天小仓的天气状况十分糟糕 , 天空乌云密布 , 云层厚实 , 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博克之车”在云层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 , 最后向第二目标长崎飞去 。 到了长崎后 , 天气依然十分不利 , 云层也很厚 , 在飞机盘旋过程中 , 很突然云层中出现个大窟窿云缝 , 从云缝中预定轰炸目标——三菱重工长崎船厂清晰可见 , 美军毫不犹豫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 , 长崎因此称为小仓的替死鬼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长崎为何“有幸”当选
两颗原子弹轰炸后 , 日本上下极为惊慌 , 抵抗心里完全被摧毁 , 终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 , 广岛核爆之后 , 日本内阁及军部并不打算马上投降 , 而是刻意向民众隐瞒广岛的惨况 , 继续加紧战备 , 决心本土作战 , 企图牺牲一亿国民 , 顽抗到底 。 即使美军在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后 , 日本准备投降的前夕 , 日本陆军顽固分子还心有不甘 , 他们拒绝投降 , 决定搞宫廷叛变 , 叛军枪杀皇宫卫兵 , 在皇宫里四处搜查 , 寻找裕仁天皇投降诏书的录音带 , 要把他销毁 , 孤注一掷地企图阻止天皇的投降广播 。 可见当时日本军部是多么的顽固、嚣张与丧心病狂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长崎为何“有幸”当选
这次陆军顽固派垂死挣扎的兵变毫无意外地失败了 , 最终天皇的投降诏书准时在8月15日12时准点播放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幕!而广岛、长崎被投掷原子弹可以说是“不幸“ , 也可以说是“有幸” 。 不幸的是在核爆之下 , 两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 数十万民众死于非命 。 有幸的是正是有了这两座城市所遭受的苦难 , 最终促使日本投降 , 使得日本免于全体国民集体“玉碎“的惨剧 , 从而挽救了日本 。说点题外话 , 坊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 , 说是京都、奈良幸免美军的轰炸式缘于梁思成向美军建言 , 是梁思成拯救了这两座日本历史文化名城 。 然而很遗憾 , 这近几年只是传说 , 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 。梁思成建议美军不要轰炸摧毁京都、奈良之说是基于梁的学生罗哲文、与梁的第二任妻子林洙的回忆 。 而梁本人在公开的场合以及在解释曾担任“战区文物保存委会”副主任委员一事的说明材料中都没有提起过曾向美军建言不要轰炸京都、奈良 。抗战末期 , 梁思成确曾担任过“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 , 负责设计绘制文物地图 , 供盟军反攻时参考 , 以减少因作战造成的文物损失 。 但梁思成所编制的 , 仅仅是中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地图 , 当年其制作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 目前尚存 , 仅限于中国境内 , 并无日本京都、奈良 。原子弹下无冤魂,广岛、长崎为何“有幸”当选
所以梁思成拯救京都、奈良”之说 , 缺乏史料支撑;即便梁思成有所建议 , 但身在重庆的他 , 其建议也只能是对美军在中国的总部 , 难以上达杜鲁门和史汀生 , 更别说对他们产生影响了 。 梁思成在文物古迹保护领域(尤其是古建筑)贡献确实甚大 , 但是“拯救京都、奈良”这种传言 , 恐怕并非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