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三 )


本文插图

美国机器人的行业渗透情况 。
第三 , 进一步地 , 作者使用1990-200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机器人渗透对就业率和工资的影响 , 并发现机器人渗透率越高 , 就业率与工资降幅也越明显 。
比如 , 每在1000名工人中增加1台机器人 , 会导致就业率下降0.4%左右 。 在控制地理、行业和工人性别等因素后 , 结果仍然稳健;再比如 , 每在1000名工人中增加1台机器人 , 与之相对应的工资支出就会下降0.9%左右 。 这意味着 , 那些机器人渗透率更高的制造业(比如汽车) , 每一千人增加7台机器人 , 会导致工资下降6.3%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美国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的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 (没有划分时段)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机器人渗透率对就业与工资的影响 。 (即使划分前后两个时段 , 每一时间段里 , 负面影响仍然显著;控制一些因素变量后 , 结果也趋于稳健 。 )
而且 , 研究还将原有的1990-2007划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研究 , 发现负向影响仍然显著存在 , 没有明显区别 。
关于可能存在的Pre-trends(即 , 受试组是否在受试之前就出现了相对于对照组的显著区别)的问题 , 文章也进行了常规检验 , 结果显示 , 在工业机器人还未大量兴起的时代 , 这种负向影响是不显著的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机器人、AI等新兴技术还未大量兴起的时代 , 这种负向影响是不显著的 。
接下来 , 研究在整个美国范围内 , 进一步分析了机器人渗透对美国本土722个通勤区(主要是大都市地区)的影响 。 他们发现 , 在密集使用机器人方面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 , 而且 , 一个地区工业机器人的集中度与就业率和工资的下降具有直接关系 。
所谓通勤区(Commuting Zone) , 相当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 类似地理单位 , 方便将县合并为一个区域 , 比大都市这样的统计单位更方便可行 。
首先 , 机器人渗透率 , 地理差异很大 。 1993年-2007年之间 , 机器人渗透率的地理分布 。 每千名工人部署0.67个机器人 。
其他地区 , 包括肯塔基州 , 路易斯安那州 , 密苏里州的部分地区 , 田纳西州 , 德克萨斯州 , 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 测算的机器人渗透率约为每千名工人 , 部署2到5台机器人 。
“锈带”和德州一些地方 , 每千名工人拥有5到10台机器人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行业渗透方面 , 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超过了其他行业 。 鉴于机器人部署的行业趋势 , 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是汽车行业 。 密歇根州的机器人集中度最高 , 在底特律 , 兰辛和萨吉诺的就业受到的影响最大 。
“不同的行业在美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足迹 , ” Acemoglu指出 。
机器人问题最明显的地方是底特律 。 无论汽车制造业发生什么 , 对底特律地区的影响都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 。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美国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的地理分布图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机器人渗透率也适合刻画通勤区的机器人采纳情况 。
其次 , 研究人员发现 , 在通勤区域中 , 每千名工人增加1台机器人 , 就会导致就业率下降0.39% , 工资下降0.77% 。 由于统计模型考虑到了不同的行业间的商品服务可进行贸易 , 将高科技对其他行业的溢出效应纳入考量 , 所以 , 隐含合计后的最终结果是 , 就业率下降0.2% , 工资下降0.42% 。 这也说明,新技术对整体生产效率提升有一定效应 , 但并不够显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