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工业4.0、智能制造的口号此起彼伏 , 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席卷全球产业链 。
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 , 机器人普及化必然会带来更为优越的生产关系吗?二者相互作用与发展过后 , 将对社会整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答案或许并非你所想 , 技术之外 , 让我们从更多维度审视 。
近日 , 一项长达17年 , 覆盖美国19个行业、722个地区的研究揭示了突破人们关于机器人认知常识的真相:
每千名美国工人中增加1个机器人 , 就业人口比下降0.2% , 工人薪资降低0.42% 。 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中每增加一个机器人 , 平均就有3.3名工人被取代 。
表现并不出色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并没显著提升生产性 , 创造大量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 , 工人现状正在恶化 , 其就业与收入正受到“变革性(transformative)”影响 。
不过 , 在作者看来 , 前景并非一片黯淡 , 也不能说技术对工人完全有害 , 人类对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 。 而这又正好需要大家关注新技术对其他领域 , 尤其是非经济领域的间接影响 , 这些后果通常也是难以预料的 。
撰文 | 微胖
编辑 | 四月
“我们正遭受一种新疾病的困扰 , 有些读者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 但是 , 在未来的几年里 , 他们会听到很多 。 ”
一个多世纪以前 ,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针对技术性失业发出过警告 。
大量高科技投入可能赶走劳动力 , 产生所谓的替代效应(displacement effect) , 另一方面 , 持续投入高科技也可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 产生相应的生产力效应(productivity effect) 。 现实中 , 哪一种效应占上风呢?
过去 , 有关这种总体均衡的系统性研究很少 , 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 最近 , 在线发表在美国经济学顶级刊物《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的一篇重要文章给我们带来了“实锤”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作者之一 Daron Acemoglu ,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 曾获“小诺奖”之称的克拉克奖 。
论文作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MIT)著名经济学家达伦·阿斯莫格卢(Daron Acemoglu)也是世界顶级经济学家 , 他与合作者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Pascual Restrepo 刻画了过去十几年在美国发生着的事实:
在生产力效应(提升生产力)上 , 工业机器人表现的并不出色;与此同时 , 就业与收入正受到“变革性(transformative)”影响 。
“我们发现相当大的负面就业影响 , ” 达伦·阿斯莫格卢说 。 从1990年到2007年 , 每千名工人再增加一个机器人 , 全国就业人口比率降低了约0.2% , 而美国的某些地区受影响远大于其他地区 。 这意味着 , 制造业中每增加一个机器人 , 平均就有3.3名工人被取代 。
同一时期 , 在工作场所使用机器人的增加也使工资降低了约0.4% 。 “我们发现负面的工资效应 , 因为受影响的地区工人的实际工资正在流失 , 因为机器人非常擅长与他们竞争 。 ”
机器之心MIT经济学家戳破机器人真相:除了能取代你,价值微乎其微
本文插图

论文作者之一 Pascual Restrepo, 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
一 研究前奏:数据与理论模型
随着工业机器人不断渗透 , 在1993年至2007年期间 , 美国和西欧的机器人投入量翻了近4倍 。 大量机器人被投入到劳动力市场时 , 这些机器也不可避免地与工人们产生竞争关系 。
作为世界最知名的顶尖经济学家之一 , 达伦·阿斯莫格卢有着世界一流的高超建模能力 。 在这篇文章 , 作者基于自己和过往他人的理论成果 , 构建了一个刻画工人与机器人竞争的简单模型 , 试图从理论上去探讨新技术投入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净效应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