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主席一生影响最大的三个人,竟然是他们

1921年1月16日 , 在出席长沙新民学会会友的聚会上 , 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愿做的工作是教育 , 当新闻采访人员 , 想赴俄学习 , 在长沙做的事除教育外 , 拟注意于文化书社的充实与推广 。 喜欢研究哲学 。 两年中 , 在求学方面 , 似从译本及报刊杂志上了解世界学术思想的大概 。

:对毛主席一生影响最大的三个人,竟然是他们
文章图片

同年底 , 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 , 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 , 他填写的是“教育事业”;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一栏 , 他填写的是“教育学”;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一栏 , 他填写的是“教育事业之月薪酬报及文字稿费”;在“备考”一栏里 , 他填写了“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准备 , 预备三年或四年后 , 个人须赴国外求学 , 至少五年 , 地点在俄 , 后再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 。 ”
可见 , 已经是共产党员的28岁的毛泽东 , 此时还没有从政的打算 。
1964年1月 , 毛泽东对美国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我自己是湖南省的一个小学教师 , 没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 , 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战斗 。 我是被迫这样做的 。 反动派杀人太多 。
1965年3月23日毛泽东接见叙利亚代表团时说:“像我这样一个人 , 从前并不会打仗 , 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 , 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 ”
我还发现 , 在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中 , 他的母亲文七妹 , 他的恩师、岳父杨昌济 ,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批传播者李大钊 , 对他的影响最大 。
毛泽东能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 , 首先归功于心地慈善的母亲文七妹 , 给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乐于助人的大善种子 。 毛泽东从小就跟着母亲做好事 。 谈到自己的母亲 , 毛泽东说: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 , 慷慨而仁爱 , 不论什么都肯施舍 。 她很怜惜穷人 , 在荒年 , 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 。 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 。 他不赞成做好事 。 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 。 母亲去世不久 , 毛泽东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 , 损人利己的 , 利己而不损人的 , 可以损己利人的 , 我的母亲便是属于第三种人 。
:对毛主席一生影响最大的三个人,竟然是他们
文章图片

毛泽东最敬仰母亲的就是 , 她有一颗博大的慈悲心 。 1919年母亲病世 , 毛泽东在《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 , 首推博爱 。 远近亲疏 , 一皆覆载 。 恺恻慈祥 , 感动庶汇 。 爱力所及 , 原本真诚 。 ”还撰写了一副灵联:“疾革尚呼儿 , 无限关怀 , 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 , 不能住世 , 一掬慈容何处寻?”
我们试想一下 , 如果毛泽东从小像父亲那样 , 只顾自家兴旺 , 不坑害别人 , 但也不帮助别人 , 他能成为开国领袖吗?有媒体报道说 , 我国南方有一个全村老少都参与制毒贩毒的“制毒村” , 他们明知毒品害人 , 自家不吃专害别人 。 这种从小就跟着大人专害外地人的人 , 有可能长成真为人民谋幸福的伟人吗?
是母亲文七妹植入的善根 , 决定了毛泽东的人生走向 。
杨昌济(1871.4.21——1920.1.17) , 又名怀中 , 字华生 , 湖南长沙县人 。 1912年夏 , 在阿伯丁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 , 前往德国进行了九个月的考察 。 1913年后回到故乡长沙 , 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当老师 , 参加筹备湖南大学 。 1918年后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
1920年1月17日 , 于北京德国医院病逝 。 在一师任教期间 , 杨昌济就特别看好毛泽东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 , 认为毛泽东是“海内人才 , 前程远大” 。 杨昌济说他从事教育的目的和宏愿 , 就是“欲栽大树柱长天” , 他有着非凡的识才慧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