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业余爱好者国际象棋如何训练( 二 )


如何帮助自己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开局节目?
学会欣赏开局的Idea(构想) , 培养对开局的兴趣 , 是形成自己一套开局节目的基础 。 象棋开局像一个花花世界 , 各路风景奇异 , 引人入胜 , 只要走进去看看 , 你就会感觉到其中趣味 。 这是形成自己开局节目的基础 。 例子:双马防御、苏格兰开局、尼姆佐维奇防御的“休勃涅墙壁”等等 。
每个开局都有自己独特的布局构想 , 有自己的战略战术主题 , 有独特的阵势架构(尤其是中心的兵形结构)以及常用的战略战术手段 。
关于研究开局 。 千万不要让孩子们“背”变化 , 要“背”构想 。
现在还有个新趋势 , 就是在开局研究中着力研究典型局面 。 许多不同的开局 , 都有共同的结构(特别是中心结构) , 由此决定了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 比如 , 在后翼弃兵、尼姆佐维奇防御、英国式开局、卡罗康防御等不同开局 , 常常都会出现中心有“d”线孤兵的结构 , 我们就可以放在一起去研究 , 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上世纪80年代苏联棋手就已经这样做了 。
从上世纪80年代直至2000年初淡出棋坛这20多年间 , 卡斯帕罗夫一直被认为是在开局方面最具创意 , 最多新创的棋手 。 除了天赋 , 他还特别的勤奋 , 每天都在研究、探讨 。
关于少年时代的卡斯帕罗夫如何研究开局 , 他的启蒙教练尼基丁作了这样的记叙:
“鲍特维尼克、特沃列茨基以及我 , 在开头那些年不仅让他做作业变得尽可能的有趣 , 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 , 使他处于半棋手的状态 。 不过 , 以资料的丰富多彩为支点的吸引力逐渐消失 , 加利学会了像大人一般认真工作 。 鲍特维尼克很乐意和加利克讨论象棋战略的普遍问题 。 特沃列茨基把他赶进残局的天地 , 而我则和小伙子一起构建开局节目的大厦 , 并挑选一些有助于他把对局下得更有内涵 , 更亮丽的资料 。 不过我也没有拔苗助长 。 首先应该确定他的象棋口味 , 而且应该在什么地方调整一下 , 而这只有在研究象棋战略基础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这一点 。
在解答我们的习题时 , 加利克逐渐学会分析开局局面 , 不管这些局面是否他所喜欢的那种类型 。 研究布局时 , 他习惯对每一个局面都有看法 , 它在寻求对我们作业的回答时得到展开 。 这就导致布局新构想的产生 , 对于他来说不会变成勉为其难的事情 , 或者是追求的目的本身 , 而是变成通常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的一种中间成果 。 1975年5月 , 他寄来第一篇布局分析 , 在一个他未曾用过的开局里发现了新招 。 那是在阿塞拜疆少年队训练时 , 特级大师巴吉洛夫提议小伙子们讨论一下在1.Nf3d52.g3Nf63.Bg2Bf54.c4e65.Qb3之后形成的局面 , 并评估5…Na6一着 。 这是作为回家的作业 。 加利克推翻了特级大师的想法:6.Qb5!c67.Qb7Nb48.Ne5!Nd7!9.Nd7Nc210.Kd1Na111.e4!de12.Ne5!Bg613.Ng6hg614.Be4,黑方应该认输了 。 一个新的布局分析家就这样诞生了 。
直到1976年中期 , 我们的团队出现了萨卡洛夫 , 在考虑不断改进加利的弈棋技巧 , 提高他在复杂局面中的分辩能力 , 当然还有出色记忆的同时 , 开始对布局节目作系统的加工 。 我从一开始 , 就规定加利克有必要选择宽阔的开局节目 , 这不完全是为了让对手难于做准备 。 广泛的开局节目将会使他每一次选择布局 , 其战斗性质都能够适应对弈当天的风格 , 比赛形势甚至他的心情 。
在研究某个布局之前 , 加利克必定会观看向他推荐的一些范局 , 这些范局显示出基本的布局微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错误 。 收集这样的对局是一件精细的工作 , 做得好坏取决于教练是否博学以及他的象棋实力 。 任何信息资料不仅必须“美味可口” , 而且要去除不必要的杂质 , 在规模上适宜才能带来最大的好处 。 最初的阶段 , 我从莫斯科不总能掌握加利独立研究的工作量 。 他对一切都那么有兴趣 , 渴望知道更多更快 。 这就导致信息的过分饱和 , 得到一种有意思的症状 , 我把它称为“自认为无所不知病” 。 粘力强而且容量大的记性抓住了一切 , 统统吸入其中 , 但思考的进程落后于阅读 。 形成对变化的机械记忆 , 但来不及梳理它们 , 在脑子里混杂成无序的 , 因而不大有用的乱团 。 彼得罗相把这种综合病症称为“收藏信息”病 。 现在它成了大多数年轻棋手 , 特别是外国的年轻棋手的毛病 。 在西方 , 象棋的电脑化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容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