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揭秘中国空间站(深度观察)( 三 )
“一名航天员在舱内操作机械臂 , 一名航天员在舱外太空行走 。 无论是舱段转位、大设备的移动 , 还是航天员自身的移动 , 都可以通过机械臂完成 。 ”周建平说 , “空间站设计有两类机械臂 , 人机配合 , 让空间站建造维修成为可能 。 ”
“往太空运送物资的成本非常高 , 进行物资循环利用并提高物资循环利用率 , 是世界载人航天关注的重大技术问题 。 ”周建平说 。
通过新的技术支持 , 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将得到更好保障 。 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飞行的最高纪录是33天 , 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气由航天器直接带入太空 。 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的在轨停留 , 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 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 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 , 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 。
空间站如此庞大的系统 , 需要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 空间站的电源系统包含两对“翅膀”——单翼翼展约30米的柔性太阳翼 。 这个系统能够为空间站提供可靠、充足的不间断供电 。 此外 , 空间站将采用电推进技术作为空间站轨道维持的动力装置 , 这将显著降低空间站运行期间的推进剂补给需求 。
空间站有何用?
在轨运行期间 , 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 , 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空间站建成后 , 将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 , 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 一流的太空实验平台 , 将为科学家们取得世界级的重大突破提供有力保障 。
按规划 , 空间站将在轨运行10年以上 。 围绕地球运行期间 , 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 , 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专家说 , 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 , 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科学探索平台 , 通过空间站这个平台 , 有望涌现出更多科学成果 , 揭示宇宙的诸多奥秘 。
空间站资源十分宝贵 , 经过科学且慎重的遴选 , 空间站上将搭载安装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施 。
包括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在内 , 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十多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 。 这些科学实验柜 , 每一个都可看成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 , 支持一个或多个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
具体来说 , 在人类生存方面 , 空间站将围绕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提高地面生活质量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 。 在太空活动方面 , 空间站支持开展遥科学技术、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人机联合作业等应用技术试验验证 , 增强人类的太空活动能力和在轨服务能力 , 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 。
在空间站中 , 航天员既是空间站的居民 , 同时也是被研究对象 。 例如 , 迄今有11名中国航天员出色地完成了6次载人飞行任务 , 同时也有效验证了航天员选拔训练技术以及健康、生活和工作三大驻留保障技术 , 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空间站时代 , 围绕航天员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将继续开展 。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并运营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 为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支持 , 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 并不断将取得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说 。
空间站谁来住?
在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行中 , 有3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飞行 , 乘组定期轮换 。 未来将有不同类型的航天员 , 如飞行工程师和科学家入驻
目前 , 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 , 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将于今年7月前后完成 。
在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行中 , 有3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飞行 , 乘组定期轮换 。 轮换期间 , 最多可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 完成交接后 , 前一个乘组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
推荐阅读
- 海峡生活汇印度对中国虎视眈眈,我国将如何迎接挑战,英国仍想着事后清算
- 董明珠说中国制造不能没有格力,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 企业与观察华为如果上市估值将达13000亿美元!揭秘国民手机为何不上市?
- 中国财富网你买对了吗?“一杯咖啡”引发的索赔,董责险
- 环球时报热点 离中方的最终决定还有10天,澳大利亚担忧“中国关税报复”
- 中国青年网美众议院调查特朗普防疫应对措施
- 『中国』相约云上!省发改委牵头召开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福建分会场新闻通气会
- 【核武器】中国四艘轻型航母现身,增加核武器数量呼声高涨,你细品
- 冷门体育知识今落叶归根回国执教,中国体操天才入美国籍后培养数位世界冠军
- 中国质量报山西记者站精准助力台骀山景区复工复产,迎泽市场监管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