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微光994曹操为什么说“世人皆看错我曹操”,曹操的志向和抱负是什么?


“世人皆看错我曹操”这句话出自高希希导演的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句台词 。 相比于鲍国安先生塑造的原著三国里的白面奸雄的曹操形象 , 新版里陈建斌更加突出了曹操的英雄气概和胸襟抱负 。 就这点而言 , 我认为高希希导演改编是更加贴近史实的 。

一缕微光994曹操为什么说“世人皆看错我曹操”,曹操的志向和抱负是什么?
本文插图

鲍国安饰曹操

一缕微光994曹操为什么说“世人皆看错我曹操”,曹操的志向和抱负是什么?
本文插图

陈建斌饰曹操
至于曹操的志向和抱负 , 窃以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两个阶段 , 一道贯之” 。所谓“两个阶段” , 是指曹操的志向是随着年龄阶段变化的 , 大体可分为青年时期和之后两个阶段:在青年时期 , 他希望可以成为世人明知的“治世之能臣”; 在青年之后 , 则渴望成为安定天下的“乱世之英雄” 。 所谓“一道贯之” , 是指他一直把儒家的修身治国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来践行 。
曹操青年时期被推举孝廉 , 此时他的志向是做一方郡守 , 治理百姓 , 建立名誉 , 让当世的名士见识自己的才能 。 因此当他接受第一份任命做洛阳北都尉时 , 就在县门口设立了十几枚五色棒 , 不避权贵 , 但有违法之人 , 皆棒杀之 。 几个月后 , 汉灵帝宠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晚上犯了宵禁 , 也被棒杀 。 自此 , 京都洛阳再也没人敢犯法 。 之后他升任济南相 , 管理十几个县 。 当时的县吏大多依附权贵 , 贪赃枉法 。 他免除了八成的贪官 , 并且禁止当时劳民伤财的祭祀活动 ,使得他所管制之地 , 一片肃然 。 然而 , 他的做法得罪了当时许多权贵豪强 , 被他们所嫉恨 。 曹操怕招致家族祸患 , 因此托病辞官归乡 , 秋夏读书 , 春冬射猎 , 待天下清明之时再出来做官 。 正如孔子所说:“邦有道 , 则仕;邦无道 , 则可卷而怀之 。 ”之后西凉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造反 ,聚众十数万 , 天下震动 。 国家为平乱 , 在洛阳雒阳西园训练军队 , 征募曹操做典军校尉 。 此时曹操的志向是在沙场建功封侯 , 做一个征西将军 。 这样他死后 , 就可以在他的坟墓上题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的曹操 (35岁之前) , 无论是做一方郡守 , 还是做征西将军 , 他的志向都是维护当下的社会秩序 , 也就是东汉帝国 , 做一个治世之能臣 。 这也是践行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 。
在曹操人生的第二个阶段(35岁之后) , 他开始兴举义兵 , 讨伐董卓 , 破降黄巾 , 穷亡袁术 , 缢杀吕布 , 智胜袁绍 , 扫平刘表 。 在不断征战的过程中 , 他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颠沛流离 , 饿殍遍野的景象 , 为之断肠 。 有曹操诗《蒿里行》为证:“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 。 生民百遗一 , 念之断人肠” 。 “百遗一”略显夸张 , 但据数据统计 , 东汉人口最盛时将近5500万人口 , 然而到蜀汉灭亡时 , 统计在册的人口只有820万 。 东汉末年的战乱 , 饥荒 , 瘟疫等天灾人祸让全国人口损失了超过85%!看到此等人间地狱 , 曹操的志向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维护行将就木、大厦将倾的东汉王朝 , 变成到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由原来做一个“治世之能臣” , 变成到做一个“乱世之英雄” 。 这种思想的转变是受孟子影响的:“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 他渴望能够结束战乱 , 恢复国家统一 , 百姓安居乐业 , 不再流离失所 。 为此 ,他多次颁发求贤令 , 唯才是举 , 求贤若渴 , 希望天下有志之士能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 。 有诗《短歌行》为证:“山不厌高 , 水不厌深 。 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 他在自己治理的领地内 , 招收流民 , 分配土地 , 施行屯田 。 他一生戎马 , 征战不休 ,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 有诗《龟虽寿》为证:“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在他有生之年 , 基本统一了北方 , 与民修养生息 , 奠定了三分归晋的基础 。 尽管最后曹操十分天下已有其八 , 他仍然没有代汉自立 , 并且每次读到论语“三分天下有其二 , 以服事殷 , 周之德 ,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时 , 都会怆然流涕 。 此处先不管曹操是虚情假意 , 还是真情流露 , 起码他作为汉臣 , 保留了大汉王朝最后的体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