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文明互鉴的恢宏历史——《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评析
【光明网文明互鉴的恢宏历史——《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评析】作者: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本文插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 中外文化交流史更加受到学界关注 , 各类著述不断涌现 。 张国刚教授的《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下两卷 , 气势恢宏 , 是近年来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成果 。 此书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 , 达通古今 。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 从张星烺六卷本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 到冯承钧对法国汉学界中西文化交通史名著的翻译 , 都为学术界积累了重要历史文献 。 方豪的《中西交通史》和沈福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意义重大 , 但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各界新的需求 。 何芳川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两卷是多位学者合作的结果 , 内容丰富 , 但因全书按照国家和地区来叙述 , 从而使整体历史感受到影响 。 近些年来 , 在各个断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均有精彩之作涌现 , 诸如刘迎胜的元蒙史研究、汤开建的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都成绩斐然 , 但以一人之力打通古今之作的通史性研究著作十分罕见 , 张国刚的这部作品是近些年来第一本 。 严耕望先生谈到治史时曾说 , 治史要“专精”与“博通” , 这两条兼顾 , 对学者是很高的要求 。 而《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卷“从张骞到郑和”、下卷“从利玛窦到马戛尔尼” , 贯通古今 , 将专精与博通融为一体 。 该书实际是张国刚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个系统总结 。 隋唐史研究 , 是他的学问起点 , 留德以后又致力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德国汉学史研究 , 成绩卓然 。 有了相关断代史的深入研究基础 , 再做通史研究自然能够做到通达 。 因此 , 该书是我国近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 值得关注 。
第二 , 文明互鉴 。 本书选取“中国与西部世界交往和文化关系的相关史实” , 构成自己的序列 , 不仅给中西文化关系史赋予了新的视角与内涵 , 而且凸显了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 。 在处理1500年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史时 , 作者进行了化繁为简的安排 。 下卷尤为重视耶稣会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并以此为主线阐述文明的交流与对话 , 全书写到马戛尔尼来华为止 。 如此谋篇布局 , 既不与上卷章目如出一辙 , 更能凸显1500年前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各自特点与重心 。 重点考察了耶稣会士如何进入中国 , 如何传教 , 如何描绘记录中国 , 如何影响欧洲认识中国 , 又是如何影响中国认识欧洲 。 耶稣会士不仅带来了中西的物质文明交流 , 而且也塑造着中西彼此眼中的形象 。 这种探索也关涉如何从整体看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问题 。 作者在序言中说:“19世纪是西方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帝国主义阶段 , 像中国这种不曾如印度那样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权国家 , 也因为鸦片战争而被迫打开了国门 , 脚步沉重地迈向了近代;西学东渐日益强盛 , 以致出现西潮汹涌的另外一种单向流动的局面 。 ”这是一个从长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作出的判断 。 笔者在10年前的大航海丛书序言中曾说 , 19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 , 晚清的败局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 , 从此 , “救亡图存”“变法维新”成为中国的两面旗帜 。 而要达到这两条 , 只有学习西方 。 如梁启超所说“参西法以救中国” , 当“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 。 毛泽东同志后来也描述过当时的情景 , 认为“要救国 , 只有维新 , 只有学外国” 。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 , 东西方关系完全失衡了 。 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关头 , 人们似乎别无他路 , 这种局面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时期 。 从此 , 在东西方关系上 , 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 , 似乎成为一种难以破除的二元对峙定式 。
推荐阅读
- 藁城融媒|「文明实践在藁城」藁城区文联组织志愿者到东桥寨村送文化
- 新山丹|新时代文明实践丨守护儿童·托起希望——爱心情暖六一
- 光明网|我国总资产超1300万亿,人均93万元?别急着说“拖后腿”
- 李龙英|文明新风丨湄洲岛巡防协警李龙英:你奋力救人的样子真帅!
- 人群中国科学家通过古人基因组数据探寻中国文明源流
- 文明不文明行为如何止?——北京首次立法治理不文明行为透视
- 不文明行为如何止?——北京首次立法治理不文明行为透视
- 文明城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美丽庭院”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环境监测生态环境部:对干扰生态环境监测行为“零容忍”
- 光明网|北京垃圾分类新政实施满月:社区垃圾桶日趋完善 市民学习积极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