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区块链追光史:从泡沫走向重生( 二 )


阑夕区块链追光史:从泡沫走向重生
文章图片
近几年 , 在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带领下 , 区块链技术还被延伸到了电子发票、物联网、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 所涉及的行业也大大超出此前人们的预料 , 覆盖了金融、社会治理、文娱、教育和智慧城市等十几个行业 。
掘金的人 , 往往受利益驱动 , 他们的行为除了投机以满足私利以外 , 再无其他 。 但有幸的是 , 这些掘金者也让更多人看见了区块链背后的光 。 在这一点上 , 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所扮演的“引光者”角色 , 也更值得让人尊敬 , 其所能带来的价值也更加深远 , 更加普惠 。
马化腾为《产业区块链》一书作序时 , 谈到 , 过去一年除了更多人上网 , 更多企业上“云” , 还有更多产品业务、以及不同的产业都开始尝试“上链” 。 “上链”之所以能够成立 , 离不开背后互联网企业们几年来的区块链布局所夯实的地基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自2015年起 , 腾讯就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进行自主研发 , 从研究、技术、平台、应用及生态五个层面突破 。
最值得一提的是 , 2019年 , 在税务部门和深圳地铁的主导和推动下 , 深圳开出了中国第一张地铁区块链电子发票 , 整个过程中腾讯提供了底层技术和能力 。
腾讯乘车码产品负责人吴镇权回忆当时整个项目的推进 , 指出深圳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 , 流动人口大 , 且不少是外地游客和商务人士 , 这些人每天选择乘车码的比例达到60% 。
相比于传统电子票据 , 区块链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 。 “传统电子发票的开票流程相当复杂 , 企业税务要先去税局申请税盘 , 每个税盘的开票额度有限制 , 当额度用完又要申请一遍 。 否则 , 额度不够会导致业务暂停 , 同时产生大量客户投诉 , 人力维护成本很高” , 吴镇权说 。
区块链电子发票上线后 , 企业端所有的开票数据、乘车数据从支付到开票全部上链 , 确保了发票的真实性 , 也减少了企业的投入 , 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
截至目前 , 深圳乘车码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累积开票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张 , 成为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最大开票渠道 , 帮助乘客成功解决了传统纸质发票排队取票时间长、保管报销不便等问题 。 更重要的是 , 乘车码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成功推进 , 让交通——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产业 , 第一次认识到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 。
在此之后 , 这个模式被快速复制 , 并被其他城市所应用 。 腾讯区块链技术负责人李茂材介绍 , 在紧接着的昆明地铁的乘车码应用上 , 腾讯只用了19天时间 。 今年4月 , 昆明地铁也开出了乘车码的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
“当前整个社会都在谈数字化经济和数字化转型 , 但这过程中 , 数字信息的产生过程和信息传输过程难以保障 。 ”
电子发票让各个行业发现 , 一次性借助新技术能够直接实现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化 , 让上云和上链能一步到位 。 这也是目前腾讯所进行的产业互联网改革中 , 所致力于解决的核心痛点 。
利用自己的技术研发 , 将“区块链的光”引到不同的产业、城市和社会服务上去 。 腾讯区块链的布局更加“落地” 。
例如 , 供应链金融问题 ,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 , 在于征信数据有限 。 中小企业寿命短、可供参考的征信数据少、缺乏更科学的征信模型 , 银行出于坏账率的考量 , 很难给他们放贷 。
腾讯和其投资的保理公司联易融易通建立了微企链平台 , 通过区块链链接供应链中的各个公司/机构 , 完整正式记录资产的发行、流通、拆分和兑付 。
此外 , 腾讯云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和瀚华金控一起 , 搭建了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平台瀚华云链 。 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线上身份认证、远程签约等功能 。 疫情期间 , 让企业能够在平台上得到无接触式的线上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