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 , 5800米营地!
编者按
在电影《攀登者》里 , 登山队员把五星红旗插在珠峰峰顶的那一刻是多么的振奋人心!在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之际 , 信息通信领域权威媒体《人民邮电》报、中国信息产业网联合中国移动 , 开展了“5G上珠峰”现场报道和VR直播 , 让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持续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 , 《人民邮电》报特约采访人员、西藏移动综合部李瑞伟(人称“通信瑞哥”)随着中国移动工程建设和保障队伍一道 , 全程见证了“5G上珠峰”的精彩瞬间、动人故事、震撼场景 , 把亲身经历写成了“珠峰日记” , 快来一起赏读吧——
4月16日 , 晴 , 微风
今天 , 我们要暂别珠峰大本营 , 向更高的5800米营地行进 , 由于专业的登山服还没到 , 所以我们的行程一直推到下午5点才成行 。
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本文插图

4月16日上午珠峰大本营上空万里无云 , 是难得的好天气
为了适应更高海拔的作业 , 我们15日在海拔4300米的定日县城住了一晚后直接到珠峰大本营 。 4月15日的当晚也是睡在了珠峰大本营的帐篷里 。 由于是第一次露宿 , 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
结果当晚是大风呼啸 , 珠峰大本营区域夜间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8℃左右 , 一大早醒来后 , 盖在最外层的被子上面全是冰 , 所幸外面阳光明媚 , 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赶忙拿着被子和睡袋晒在了外面的藏式床垫上 , 这些床垫厚约5公分 , 里面由海绵做成的 , 将由牦牛帮我们托运到5800米营地 。 在忙完上午的所有工作后 , 我们就等待着向5800米营地前进……
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本文插图

下午5点 , 四川准达现场负责人姜波(中)为我们送行
4月16日下午5点 , 我和摄像胡老师以及8名中国移动5G建设人员在1名向导和2名协作的陪伴下正式出发 , 前往5800米营地 。 临行前 , 负责此次施工的四川准达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姜波郑重要求:“大家一定要平安归来 , 我在大本营等着为大家接风!”
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本文插图

队员们一行到达海拔5400米的垃圾站
16日下午6:30 , 我们到达了海拔5400米的垃圾站 , 在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绒布冰川 , 由于出发前并没有吃晚饭 , 所以一行人在这里吃了一点面包、饼干、水果补充体能 。 在现场 , 除了登山队的向导外 , 谁都不知道我们还要走多远 。 出发前 , 向导只是告诉我们大概有6-8个小时的路程 。 为了趁着天亮多赶点路 , 大家在稍作休息后立马动身 , 向着未知前进 。
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本文插图

山脚下就是绒布冰川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 我认识了一位叫武树斌的工程师 , 来自黑龙江的他今年50岁 , 是我们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 被同事称为“老武” , 在藏工作已经快20年了 , 走遍了西藏的所有地市 。 虽然年纪大了 , 但他依然努力紧跟着大家的步伐 。 我一直记得他那句名言“东北爷们儿 , 怎能说不行!”
人民邮电报通信瑞哥的珠峰日记丨第三天:挺进,5800米营地!
本文插图

今年50岁的武树斌
晚上9点钟 , 夜幕完全降临 , 我们必须要把所有队员集中起来一起走 , 由于手电筒有限 , 道路崎岖难行 , 每个队员手里都捏了一把汗 。 大概在晚上9点半的样子 , “哐啷”一声巨响揪起了每个队员的心 。 冰川裂了?滚石下来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 , 所有人驻足等了约2分钟 , 在没有听到其他声音的情况下 , 向导主动走到前面 , 再次带队整装出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