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采十五兵团,司令员为骁将邓华,解放海南岛,该兵团部后成为志愿军总部( 五 )


7时许 , 392团、393团先后登陆青洲岛和三角山 , 登岛部队迅速架设了炮位 。 26日晚 , 停泊在垃圾尾岛港湾的国民党海军舰艇 , 除留少数扰乱交通线外 , 主力撤至三门岛、外伶仃岛和担杆列岛 。 27日3时 , 我以一个连乘机攻占垃圾尾岛 。 之后 , 又以步兵连(排)携带山炮攻占了大头洲岛和大、小蜘洲岛 。
28日 , 国民党海军从台湾增援护卫舰、登陆舰各2艘、扫雷舰4艘和炮舰数艘 , 连日在小青洲、牛头岛以北海域游弋 , 炮击已占各岛的我登陆部队和运输船队 。 30日下午 , 登陆三角山、大头洲的炮兵 , 放敌舰进入有效射程 , 突然开火 , 当即击伤3艘 , 毙伤舰上人员数十名 。 30日至6月5日 , 登陆部队占领东澳和大、小万山等岛 , 迫敌退守三门、外伶仃、担杆各岛 。
不久 , 国民党军又从台湾续援“信阳”号驱逐舰和炮舰数艘 , 驰抵三门海域 。 登陆部队于6月26日夜 , 突袭并占领三门岛 , 连夜部署已装载重炮的舰艇和陆炮进入伏击位置 。 27日5时50分 , 我以猛烈的火力 , 袭击敌舰艇泊地 , 击沉敌炮艇1艘 , 击伤驱逐舰1艘 , 扫雷舰和炮艇各2艘 。
登陆部队于7月1日占领外伶仃岛后 , 台风季节来临 , 敌舰艇全部撤回台湾 。 8月3日 , 392团两个连登陆担杆列岛 , 歼敌140余人 。 8月4日 , 又乘胜攻击并占领了直湾、北尖、佳蓬列岛 。 至此 , 万山群岛(除蚊尾洲外)宣告解放 。 是役 , 历经72天 , 我军陆海协同 , 解放了40多个岛屿 , 歼灭国民党军700余人 , 击沉敌海军舰艇4艘 , 击伤12艘 , 缴获各种艇船11艘及大批武器弹药 。 参战部队在战役中英勇顽强的表现受到了军委、海军及中南军区的嘉奖 。
组建东北边防军
1950年6月25日 , 朝鲜内战爆发 。 根据毛泽东主席“必须马上采取应付最坏情况的措施”的指示 , 7月13日 , 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 确定以第15兵团部替代第13兵团部 , 辖第38、39、40军及驻齐齐哈尔的第42军 , 抽调炮兵第1、2、8师及7个特种兵团共25万余人 , 组成东北边防军 , 任务是保卫我国东北边防 , 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
此前 , 原定为中央预备队的13兵团已部署在中原地区 , 因13兵团部仍在广西兼广西军区 , 剿匪建政工作繁忙一时无法脱离 , 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只带了极少人员到郑州 , 指挥机构很不健全 。 但形势变化刻不容缓 , 中央军委和四野领导决定将广州的邓华15兵团部改为新的13兵团部 , 迅速北上 。 以邓华取代黄永胜 , 也是考虑到他比较稳健、全面 , 再加上刚成功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 引起中央重视 。

党史博采十五兵团,司令员为骁将邓华,解放海南岛,该兵团部后成为志愿军总部
本文插图

◆东北边防军战士在鸭绿江畔观察对岸 。
东北边防军组建之初司令员兼政委为粟裕 , 萧劲光和萧华分任副司令员和副政委 。 因粟裕身体患病疗养 , 一直没有到职 , 边防军指挥机关始终未建立 , 各项训练及准备工作主要由13兵团承担部署 。 各部队于7月底至8月中旬先后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安东、辑安、本溪、通化、凤城等地区集结待命 , 暂由东北军区领导和供应 。
8月初 , 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东北边防军将来可以“志愿军”的名义入朝参战 , 避免和美国公开宣战 。 9月15日 , 美军在仁川登陆 , 10月初越过“三八线” , 朝鲜战局急剧变化 , 战火迅速烧向中朝边境 。
10月8日 , 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 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 , 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 ”从西北紧急调来的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 总参谋部、东北军区抽调了百余名干部组成指挥所随其到达安东 。 10月18日 , 彭总指挥所与13兵团部合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 13兵团番号取消 , 兵团领导人除政委赖传珠调总干部管理部外均到志愿军总部任职 , 邓华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 , 韩先楚、洪学智任副司令员 , 解方任参谋长 , 杜平任政治部主任 。 尔后 , 中央军委又调第50、66军赴安东、辑安 , 作为战役预备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