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苏联当年科技领先的秘密
一、这个标题看起来有一点标题党的感觉 , 实则却是一个有趣的事实 。 之前我在公号上传了一首我们创作的歌曲 。 有个读者留言说很有意思 , 他就说还是喜欢看你写广阔历史下的现实观察 , 这些花花草草的文艺歌曲对眼前部分人有点用 , 放在历史里没啥意义 。 我看了一愣 , 觉得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 可是又分明觉得哪里不对 , 一时也没想起来是哪里 。 后来终于想起来 。 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必要说一下 。 因为觉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为数不少 , 很多人 , 尤其是那些膨胀着用实力拼世界的人 , 他们骨子里可能还会觉得滋润心灵啊、精神探索啊这类事情既不是硬核科技 , 也不是航母火箭 , 连历史镜鉴的意义都起不了 , 所以“没啥大用处” 。 这种比较功利主义的潜意识 , 一度催生我们社会喊出过“学好数理化 , 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响亮口号 , 言下之意就好像文科就是数理化后面的小尾巴似的 。 前几天我在一个知名网站也看到一位军事专家附带到这个意思 , 就说国家还是得靠理工科 , 文科生思想如何如何的 。 我也不需要为文科生分辨什么 。 就是单从很多“战狼”们很在意的国家之间科技与军事竞争这件事上来说 , 为什么一个社会一旦少了文科思想的探索与文艺心灵的滋润 , 它就只能做二三流的次科技强国呢?二、我曾经援引中国科学院于2019年初援引《韩国国家战略技术水平评估》的报告说过事情 。 这份报告显示在10大领域、120项国家战略技术水平方面 , 中国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达到追赶美国、接近持平欧盟、领先日韩之外 , 在其他9个关键领域仍然全部处于“追赶”的阶段 。 这10大领域是:电子、信息、通信;医疗;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工程;能源、资源、极限技术;航空、航天;环境、地球、海洋;纳米、材料;建设、交通;灾难、灾害、安全 。 报告的结论是从2017年算起 , 按照中国现在发展速度 , 中国要在这120项技术上达到美国现有技术水平 , 尚需33年——前提条件是美国原地踏步 , 停在那里等中国 。 美国当然不会停下来 , 所以可以想见 , 中国要在核心技术上追赶上美国 , 估计所需的实际时间可能不会低于半个世纪 。 那么即便从这个非常现实的“功利”的角度上来说 , 除了在核心科技上快马加鞭地紧追慢赶 , 我们还有啥功夫要专注修炼的呢?正是滋润心灵的艺术与文学 。 这方面 , 此前一直沿用前苏联教育模式、注重整齐划一培养人才的我国教育其实缺课是很多的 。 三、苏联初期 , 在科技上是领先于美国的 。 可惜的是 , 苏联初期的这种科技上领先 , 其底蕴竟然来自于19世纪的俄罗斯 。 而苏联后来并没有持续培育这种底蕴 。 还在上学时 , 我记得看过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 他举的例子是上世纪“美苏争霸”中的一个插曲 。 由于印象比较模糊了 , 我网上查了一下 , 还真有一位叫“沙林”的采访人员有过报道 。 李政道先生说是50年代美苏在太空技术上竞争 , 苏联率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 , 那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 , 这个事情就一下子震惊了向来自负满满的美国人 , 他们就研究苏联为啥在科技上可以领先美国?为此 ,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设立“零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 结果美国人花费上亿美元(当时币值) , 动员上百位科学家 , 在上百个学校实验 , 出版了几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 , 历时二十多年 , 结果得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研究结论:苏联当初科技所以能领先 , 居然是因为苏联的“艺术成就”让美国望尘莫及 。 美国人研究发现 , 19世纪20世纪初那个期间(苏联前夜) , 俄罗斯在文学上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等等 , 音乐上有穆索尔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级人物 , 美术上更是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等等不胜枚举的名作 , 总之那时的俄罗斯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人类艺术的顶峰……而经过在这种艺术氛围中熏陶出来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 素养就特别高 , 情感就特别饱满 , 因而智慧就特别浩瀚 , 想象力与创新力也就特别丰富 。 而当时的美国呢?当时的美国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文科艺术方面都枯燥得可怜 , 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 美国人发现了这个事实之后 , 就痛定思痛 , 于是把艺术修养等文科内容列入“核心竞争力学科” , 下大力气加以普及 。 眼见这个研究结论如此重要 , 李政道就急急忙忙跑到中国 , 一次又一次在国内各高校苦口婆心地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教育结合 , 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是:“艺术与科学 ,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 李政道说艺术与科学谁也离不开谁 , 都是人类创造力的顶峰 。 他甚至还与李可染大师合作 , 画出了一幅关于物理学上超弦空间理论的画来 。 不知道李政道老先生煞费苦心搬来的“大国机密”有没有被我们国家重视 。 所谓“文武之道 , 一张一弛” , 没有“文”上的第一流修为 , 恐怕“武”也攀登不上顶峰吧?四、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 , 是上海交大的一个博士生写的 , 看了之后心里有一些触动 。 文章里的专业名词这对我这个文科生来说就像天书了 , 例如他读博时“通过研究软磁薄膜与飞秒激光相互作用的超快瞬态动力学效应 , 为研发面向未来的太赫兹器件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 我是只认得汉字 , 不明白在讲什么 。 但这并不妨碍我读懂了他全文的意思 。 他就讲了从硕士、博士到工作、创业的整个心路历程 , 他在校研究的都是前沿技术 , 国内没人做过 , 跟西方同行比拼也略微领先 , 然而一具体到产品应用上 , 却被日本的一个团队甩了“十万光年”(他原话) 。 于是他受到刺激 , 参加工作 , 转入芯片应有研究 , 创业 , 又参加国家创新激励计划大赛 , 杀出重围获得亚军 , 然后眺望明天 。 最后他引用一位机器人研发公司朋友的话 , 那朋友把机器人比喻成一个国家 , 把躯体部分比喻成科技 , 他说:“……搞技术和研发的都在这里了 , 有了我们 , 国家可以顶天立地的站着 , 不用卑躬屈膝 , 也不需要下跪乞求 , 我们是脊梁 。 ”看完了那篇长文后 , 我就想 , 为了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的自由与尊严 , 你瞧人家理工科可以搞出“硬核科技” , 那么见贤思齐 , 相比于他们 , 文科生中的杰出群体其实能搞出些什么的 。 是不是就只能搞些花花草草的边缘事情呢?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 , 在山顶上会合 。 ”如果说理工科可以是硬核科技 , 那一定少不了文艺思想这双飞翔的翅膀 。 五、文科 , 不是某些门外汉乱说的“没什么用” 。 就算是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来说 , 文科那也是大国叙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 时至今日 , 假如中国只是定位于模仿西方科技领先国、复制他人发明、做个二三流的山寨制造社会 , 那没问题 , 我们只要有一股气势汹汹的“战狼精神”、任劳任怨的勤劳、低成本的人数优势就足以对付了 。 但是 , 如果想要像那位交大博士朋友讲的那样“国家可以顶天立地的站着 , 不用卑躬屈膝 , 也不需要下跪乞求” , 那么中国在科研之外的头等大事不是别的 , 而正是提高整个民族的艺术修养 , 滋润一般人的心灵 , 创造万物自由生长的心灵生态环境 。 如果没有心灵的饱满与精神的自由活泼 , 尖端科技所需要的心灵想象力与创造力又从哪里诞生呢?它们正是高端创造与创新的基本需求 。 大概这就是顶级科学家李政道老先生不断呼吁国内“艺术与科学”双修的原因所在 。 专门到美国考察了哈佛大学研究前苏联二十多年的“零点项目”后 , 沈致隆教授说:“美国所有大学艺术之普及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 所有科的学生都可选艺术课程 , 专业艺术教育与非专业艺术教育界限不清 , 常常一个化学博士又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 , 功利主义不像我们这么明显 。 ”在国内众多基层民众情绪亢奋的今天 , 在普遍于热衷大国叙事的今天 , 恰恰相反的是 , 我们社会对“人的心灵”的东西关注得还是太少太少了 。 文科生要做的 , 其实就是探索思想、建设精神家园、滋润人的心灵 。 是心灵 , 孕育繁盛可持续的未来 。 李政道老先生这样说道:“我想 , 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 。 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 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 。 但是 , 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 没有情感的因素 , 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 , 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 , 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 ”
推荐阅读
- 谭德塞盛赞美国 希望继续合作
- 德里克·乔文和整个美国联邦政府都在犯罪
- 美国未来局势不同判断的争论 与一些思考
- 哈佛教授:最本质问题,美国还能被改革吗?
- 黑人亿万富翁:美国应为奴隶制赔偿14万亿美元
- 美国人不存钱大部分人一千美金都拿不出,是真的吗?
- 董明珠:格力不依靠美国任何技术
- 弗洛伊德之死掀起了美国的反法西斯运动
- 为了特朗普去教堂拍照,美国警方暴力“开道”
- 弗洛伊德|美国死亡黑人生前用了张假钞被报警,店主后悔了,再也不会报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