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大手大脚?近八成90后规律储蓄
来源:中国教育报90后花钱大手大脚?据报道 , 近日 , 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90后群体价值观念报告 , 可能颠覆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 。 报告显示 , 90后消费更关心性价比 , 关注特色和体验 , 78%的受访者有规律储蓄的习惯 , 仅有11%受访者考虑买房买车 。90后无疑是个性鲜明、发展方式多样的一代 。 如果仅以私人感受理解和评价90后 , 就可能与这个群体的整体面貌产生较大偏差 。 尤其在互联网成为人们社交主要方式的当下 , “信息茧房”等因素的存在 , 更是放大了对90后认知的片面性 , 很多90后对自己这个代际群体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 。对“八成90后规律储蓄”感到诧异 , 正是个人感受与整体认识的撞击所致 。 实际上 , 90后不仅是大城市里过着小资生活的“后浪” , 也可能是“感觉身体被掏空”的上班族 , 还可能是勤勉奋斗的小镇青年 。 90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被代表 , 因为千姿百态的他们不可能被几句话、几件事所代表 。
作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 90后的财富观念天然地与市场规律趋近 , 也更经得住市场波动的考验 。 他们的“财商”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 , 得到较充分的锻炼 。与父辈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同 , 90后往往对自己的成长路径有着明晰规划 , 他们独立自主意识强 , 对机遇和风险有着理性认知 。 规律储蓄的习惯正是他们对财富负责任的表现 , 理性消费意识也体现出他们驾驭财富的能力 。话说回来 , 单凭一个维度的数据指标 , 也不能说明90后的财富观念更加保守了 。 比如 , 90后同样对信用消费持以更开放的态度 , 在规律储蓄的同时 , 他们也擅长更有效率地“花钱” 。 很多年轻人有意识地维持着消费与储蓄的动态平衡 。事实上 , 这代人的储蓄也不再是把钱存在银行里 , 余额增值服务是基础 , 各类理财产品是进阶 , 而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方式也早被不少90后玩家摸了个透 。同一份报告还显示 , 尽管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影响 , 但43.5%的90后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 持悲观态度的仅有8.5% 。 如今 , 90后已日益成为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的中坚力量 。90后对未来的信心 , 代表着主流社会对未来的信心;90后所认同的主流价值 , 是衡量整个社会的价值尺度 。 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 , 对中长期趋势的判断更加理性 , 而不会因当下的风险和挑战自乱阵脚 。
90后的消费方式与储蓄习惯 , 也是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同频共振的 。 面对历史际遇作理性的抉择 , 才能在变与不变间做最好的自己 。当社会不再随意给90后这个群体贴标签 , 当围绕90后的各种刻板成见烟消云散 , 人们对90后的认识才更加完整和全面 。 人们以代际区分不同群体的特征 , 是因为每一代人各自成长的时代各有其显著特征 。然而 , 代际差异往往不是刚性的 , 而是一条柔性浮动的曲线 。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 , 90后的灵活创新、大胆实践令人刮目相看 , 但他们继承和保留的传统价值观 , 也同样值得理解与尊重 。
推荐阅读
- 扶贫资金|要花钱,先“海选”——重庆城口县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武汉微新闻|八成业主主动补缴物业费 物业公司送来感谢信
- 世界最骚小熊:我抽烟喝酒爱花钱,但我有编制啊!
- 八成受访者支持完全刑责年龄降至14周岁以下
- 单身经济学:为啥单身?单身也很花钱?
- 贪钱为何不花钱?
- 温县法院温县:朋友间纠纷轻松解 不打官司、不伤和气、不花钱
- 能办驾照不考试,花钱就能办驾照?小心有诈!
- 近80%美国人愿多花钱买“非中国制造”产品
- 进博会第三届进博会招展进入冲刺阶段 签约展览面积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