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人间的四月天”的林徽因如何变成“通过可靠的劳动得到结实的进步”?(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林徽因的民族主义色彩来自家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 , 有她的两位堂叔林觉民、林尹民 , 父亲林长民是最早在媒体上披露“巴黎和会”败讯的人 , 被称为“五四运动”的点火者 。
林徽因12岁入教会学校 , 16岁随父游历欧洲 , 20岁赴美留学 。林徽因阅读广泛 , 有很高的审美品味 , 使她能与欧美一线学者平等对话 。林徽因是当时极少数了解西方、能真正融入西方社会的中国人 。
然而 , 林徽因后半生却留在国内 , 她曾说:自己从小受欧美教育 , 但珍视中国;最看不起一类人 , 就是没喝过多少洋墨水 , 却认为西方什么都好 。
民族主义情怀融入林徽因的血液 。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 , 受日本学者“只有日本人才有实测中国古建的能力”论刺激 , 她和梁思成组织了密集的古建实测 , 遍及中国北方100多个县城、2000多处古建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林徽因
1932年6月14日 , 林徽因在香山养病 。在给胡适的信中 , 她写道:“这种工作(指古建实测)在国内甚少人注意关心 , 我们单等他(指梁思成)的测绘详图和报告印出来时吓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省得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 。”
九一八事变后 , 战争阴影覆盖北平 , 林徽因在给女儿的信中却写道:“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 , 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 , 应该要顶勇敢 , 什么都不怕 , 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
七七事变爆发时 , 林徽因夫妇和莫宗江等正因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而兴奋 , 它推翻了关野贞“中国和朝鲜一千岁的木料建造物 , 一个亦没有”的断言 。得知战争爆发后 , 他们立刻赶回北平 , 又义无反顾地率领中国营造学社南下 。
辗转武汉、长沙、昆明等地 , 中国营造学社最终落户四川宜宾李庄 。艰难的旅途让林徽因夫妇罹患重病 。李庄6年 , 林徽因大部分时间在卧床 , 连1公里外的集镇都没去过 。第一次烧水时 , 林徽因不知怎样才算烧开 , 只好请教梁思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李庄重病的林徽因
梁从诫问林徽因 , 万一日本人打进四川 , 该怎么办 。林徽因的回答是:“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 , 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梁从诫抱怨说:难道连我也不管了吗?
林徽因说:真要到了那一步 , 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
在李庄 , 林徽因已被确诊 , 将不久于人世 , 但她从未为选择南下而后悔 。与这些相比 , 所谓“八宝盒之谜” , 所谓“是否爱过徐志摩” , 所谓“与冰心冲突” , 真的那么重要吗?真能反映出“真实的林徽因”吗?
在那一代自由主义的读书人中 , 对国家与民族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 他们的一切工作都与民族复兴相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的作者费慰梅曾写道:“美国的读者看了这本书后 , 给我写信 , 说这本书带他们走进了一个从来不知道的中国 , 但这个故事的发展又使他们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理想和毅力十分感动 , 甚至有的朋友感动得流泪 。这两位非凡的人物 , 他们生活在一个剧变的时代 , 历尽了磨难 , 处处受到生存的威胁 , 但仍能坚持下去 , 为中国建筑研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
3
做出世界一流学问 , 为民族争取光荣 , 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真正支配林徽因的 , 是她的家国情怀 。沿着《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梳理的脉络 , 就不难理解林徽因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 , 以及她性格的多面性 。其实 , 在林徽因的写作中 , 一旦涉及严肃话题 , 文笔总是直抒胸臆且滞涩的 , 不再充满装饰感 。可见 , 在内心深处 , 林徽因一直渴望“通过可靠的劳动得到结实的进步” 。
推荐阅读
- 生肖文化|在闰四月,运势扭转乾坤,有幸运之神辅助,升官发财的3个属相
- 愈姑娘|从《我的前半生》到《流金岁月》:女人之间的友谊,是过命的交情
- 新华社|湖南邵阳:欢庆苗族“四月八”姑娘节
- 洞见V|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请记住这6条忠告
- 写意传情|闺蜜间的“心机”大战闺蜜间的“心机”大战
- 千岛湖|千岛湖的美,屯溪老街的雅,不及两地之间的“山水画廊”更馋人
- 贵州|鸟瞰蓉遵高速公路贵州遵义赤水河谷段,穿梭在青山绿水间的最美高速
- 悠悠君|夫妻之间的相处,在于默契,在于亲密,在于耳鬓厮磨时内心的安定
- 日本|日本最长时间的修行,7年只做1件事,1300年来只有3人做到了
- 怀恩书社|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