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东方时评丨全城造节,提振疫后消费的“上海样本”

【城市】东方时评丨全城造节,提振疫后消费的“上海样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城市】东方时评丨全城造节,提振疫后消费的“上海样本”】5月4日 , 在青年节到来之际 , 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五五购物节” , 最大力度刺激消费需求 , 释放内需潜力 。包括欧莱雅、特斯拉、拼多多、腾讯、上海第一百货、上海第一八佰伴、百联集团、新世界百货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参与其中 。(5月7日澎湃新闻)
走过路过 , 没有错过 。上海的这场“五五购物节” , 或是中国商业版图上造节运动的2.0版本 。举城之力、与民之利——有人说 , 这是继双十一、618之后诞生的另一个中国购物节 。这话大概只说对了一半 , 从传统的平台造节到新版的城市造节 , 新零售在城市航母上策动的新消费旋风 , 展示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内需野心” , 更是公共治理在疫后经济中的雷霆效能 。
从“百亿补贴买大牌”到“有声南京路” , 从“打通线上线下双通道”到“重点商圈商街数字化营销”……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 , 十里洋场再次缔造出繁盛如斯的火爆消费盛景 。实时数据显示 , 自5月4日20时启动五五购物节后的24小时 , 上海地区消费支付总额达156.8亿元 。时节不居 , 岁月流转 , 在“BAT抛弃论”等陈年旧梗如风过耳的今天 , 作为商业文明重镇的上海 , 在低调奢华的“五五购物节”里 , 秀出了新零售“策源地”和“竞技场”的风范 。今年一季度 , 上海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逆势增长19.1% 。在热闹的数字和热闹的节日背后 , 大概还有理性的“门道”支撑着城市商业的高质量愿景 。
一则 , 城市的平台经济规模 , 成为全城造节的有力支撑 。这些年 , 上海诞生了一大批科技互联网企业 , 比如小红书、B站、喜马拉雅等 。这些高地经济的弄潮儿 , 为城市商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支点” 。二则 , 领军企业的飞速发展 , 成为全城造节的技术主力 。比如截至4日中午12点 , 拼多多平台已发放价值超过20亿元的现金券和满减优惠券 , 直接带动线上和线下交易额超过40亿元 。扫码抽奖、网红+店员联合直播、O2O小程序内购、VR购物体验……线下店铺打造线上私域流量 , 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相较于纯电商的传统购物节 , 这种“融合沉浸”的新式购物节 , 多了几分共享与共赢的温暖 , 在重构产业格局与均衡利益分配中 , 更让人直观感受到信心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
放下思想包袱、抛开精致人设 , 为提振消费“全力开黑” , 这大概是每个城市在复工复产路上都该标配的思路与情怀 。“五五购物节”固然是“上海牌”的 , 但创新消费场景与模式的规律总是“通存通兑”的 。时下 , 31省份经济“一季报”悉数出炉 , 疫情影响明显 , 回升势头亦足 。如何以新动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 这个问题不仅考验着发展的初心 。在“千店大联播”等具体而微的创新之下、在“五五购物节”等颠覆式创意之中 , 让清冷的交易热血起来、让犹疑的信心强悍起来 , 谁也不能小瞧了一整座城市的“带货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