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读博,为了提升能力还是提升学历?



『博士』读博,为了提升能力还是提升学历?
本文插图

近日 , 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 , 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 , 引发舆论关注 。
有部分舆论将博士生扩招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联系起来 。 总体看来 , 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幅度达20% , 超过近年来一直维持的不超过5%的增幅 。 据统计 , 2014年到2018年间 , 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不到20万人 。 但博士生扩招 , 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博士人才的需求、基于博士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常规性扩招 。
2017年 ,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 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 , 加强博士专业学位的论证和设置工作 。 2018年 ,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提出 , 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 。 而舆论仍将博士扩招与严峻就业形势联系起来 , 背后潜藏的正是这样的隐忧:如不重视培养质量 , 扩招只会增加博士教育泡沫并影响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
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看 , 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期 ,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万人上升到5.33万人 , 增幅达168% 。 随后 , 博士研究生扩招受到控制 , 从2005年到2016年的12年间 , 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增加了2.25万人 , 增幅仅为41% 。 从2017年起 , 我国博士生教育进入新的“扩招周期” , 2018年招生人数直逼10万大关 , 比上一年增长1.16万人 。
分析博士扩招过程 , 对做好眼下的博士教育适度扩招有重要启示 。 我国之所以在2005年前后给博士扩招“刹车” , 是因为当时的教育系统与社会舆论质疑博士教育扩招过快 , 导致博士教育无法保障质量 。 比如 , 有的学校把申请博士点、扩大博士教育规模作为学校上水平的重要指标 , 为此包装申请博士点 , 加之同期硕士研究生扩招 , 1名导师同时带10几名甚至几十名硕士、博士学生的情况颇为普遍 。 而且 , 不少人攻读博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纸高文凭 , 并非想从事学术研究 。
高校发展博士教育的初衷 , 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还是以博士点数、博士教育规模来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博士导师是把学生作为撰写、发表论文的“帮手”或者自己项目的“员工” , 还是重视对学生的过程管理、过程评价 , 与学生共同开展科研 ,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能力与学术规范?学生攻读博士学位 , 是为了提升能力还是提升学历?发展博士教育是满足社会对博士人才的需要 , 还是对博士学历的需要?这些问题是必须直面并认真解决的 。
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 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 完善导师制 , 以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培养质量 。 具体而言 , 要探索博士招生改革 , 全面推进申请—审核制 , 重视考察申请者的学术潜能和专业素养 。 应由导师制订培养方案 , 加强对博士生的过程管理和培养 。 目前不少高校提出的在读博士生必须发表多少论文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 把导师、博士的精力导向撰写、发表论文 , 由此出现了“SCI崇拜”“唯论文论” , 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 反而易滋生学术不端 。 再者 , 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清退超期的博士、硕士 , 但更严格的质量要求 , 不应是集中清退 , 而应是过程淘汰 。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 , 全社会都应破除唯学历论 , 要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 。 高校培养人才也要从之前更重视满足“学历需求” , 而转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由此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 , 防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两张皮” , 设置博士专业学位的考量也在于此 。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