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杜甫“破圈”?专访纪录片《杜甫》主持人
《杜甫》的制作人完成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课题:如何在一小时内讲述一位中国文化的核心人物的人生和创作 , 又如何将一位古代东方的诗人介绍给对他并不了解的西方观众?近日 , 我们专访了这部纪录片的主持人 , 听他谈谈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故事 。
BBC纪录片《杜甫》主持人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 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 , 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 。文 | 余雅琴编辑 | 走走 校对 | 王心近日 ,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英国热播 , 纪录片不仅在国外大受欢迎 , 也引起国内众多读者的关注与讨论 。 甚至有网友评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看此片让人感到舒畅 。 那么 , 是什么让这样一位在西方籍籍无名的古代诗人焕发出跨文化的魅力?《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的制作人完成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课题:如何在一小时内讲述一位中国文化的核心人物的人生和创作 , 又如何将一位古代东方的诗人介绍给对他并不了解的西方观众?片中 , 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来到中国 , 足迹遍布与杜甫有关的大地山河 , 河南、长安(西安)、成都、三峡、湖南……依次在片中出现 , 并配以杜诗 , 让人仿若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唐代 。尽管诗歌的译本引发了一些争议 , 但纪录片在海外社交软件及评分网站上口碑仍在不断攀升 。 纪录片不只为西方观众提供了了解杜甫诗歌的机会 , 还引发了对以杜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 。 纪录片还请来莎剧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 , 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英文版杜诗 。近日 , 我们专访了这部纪录片的撰稿人和主持人、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 , 听他谈谈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故事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尽管有观众诟病这部纪录片更多聚焦杜甫的人生而不是诗歌 , 但事实上 , 就杜甫而言 , 他的人生和他的创作密不可分 。 这部纪录片的团队重走了杜甫坎坷一生的几个重要城市 , 从巩义、西安、天水 , 三峡、成都到长沙……当现代中国与杜甫曾有过生活轨迹重合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杜甫的诗歌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 , 一种根植于文化里的潜意识被这部纪录片用“他者”的眼光轻易地点出来 。提到杜甫 , 没有中国人会感到陌生 , 一代代中国人自儿童时代就将他的名作以近乎于本能地方式 , 甚至不加理解地朗诵直至倒背如流 , 这是一种中国父母深信不疑的学习方式 , 熟能生巧 , 背诵等于理解……有时候 , 我会觉得 , 当儿童时期的我们一遍遍诵读“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 , 人事音书漫寂寥”……等诗句的时候 , 等于是提前预习了漫长一生的艰难 。但不论如何 , 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老者的形象算是深入人心 。 直至若干年后 , 我们突然理解了他的“明日隔山岳 , 世事两茫茫” , 或者突然感动于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似乎才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与古人心意相通的唏嘘 , 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认同油然而生 。因此 , 有人说 , 比起李白诗歌的精妙 , 我们对杜甫的理解似乎更需要多一些的人生阅历 。 《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是一场重走杜甫人生路的旅程 , 也是一个逐步重新发现杜甫的过程 。 该片的主持人以及撰稿人迈克尔·伍德在这场探索中不断试图追问一个问题 , 那就是为什么杜甫至今依然被人们所爱 。 甚至 , 当看上去毫无“诗性”可言的现代中国被诗歌召唤出历史的记忆之后 , 我们依然在当代人的只言片语和他们的吟诵里感受到现代中国的内在结构里依然存在着传统的滋养 。这部纪录片用西方的视角将杜甫进行了一种西方化的解读 , 杜甫被塑造为“儒家英雄” , 以西方文化中的“漫游”为概念 , 将一个中国古代诗人用西方文化熟悉的神话史诗进行了再演绎和重新诠释 。 迈克尔·伍德透过中西文化的重重屏障的阻隔 , 深入到中国文化的肌理 , 他指出了杜甫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个诗人的范畴 。 而这点 , 或许被我们这些从小熟读唐诗的读者所遗忘 。伍德指出 , 杜甫用汉语中最伟大的语言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 不仅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感情 , 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 , 他在构建这个国家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多 。甚至 , 作为“儒家英雄”的杜甫对“经世致用”的厌倦 , 在人生的晚年愈发享受和歌颂日常生活之美 , 都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展现 。 迈克尔·伍德以西方人的理解为我们展现出的更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杜甫不是一种穿凿附会 , 而是这位“诗圣”本来就具有的面貌 。在全球化的今天 , 文化的壁垒依然存在 , 但尽管我们常说 , 诗歌是不可翻译的 , 可是跨越了语言的障碍 , 杜甫诗歌体现出的品质 , 他的思想和情感的魅力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在一个诗歌的魅力似乎正在褪色的现代社会 , 杜甫的意义得到了一次深度挖掘 , 是一次和当代人类温情的共振 。
推荐阅读
- 虎子|B站UP主癌症卖惨风波:开宝马、吃海鲜、多平台开自媒体,真相到底是什么?
- 成都重庆外围城市消费水平是什么标准?
-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 中国天眼捕获可疑信号,暂时不知是什么
- 空间的本质是什么?
- 特朗普说的Antifa到底是什么组织?
- “精准抓嫖”的锅根是什么?
- 不知道脱贫的标准是什么?
- 留学朝鲜:在朝鲜夜市吃烧烤是什么体验?
- 留学朝鲜:在朝鲜理发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