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二 )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图4为一位妇人靠在萨迦寺的灵石上祈祷治愈她腰部的疾病

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太小了 , 只是一枚刻不下一个字、长相又很平常的小石头 , 请不要灰心 , 在藏地 , 你也是有生命的 。 藏族人会随手将你拾起 , 放进玛尼堆 , 你同样也代表着他们诚心的祝愿 。 还有 , 人们会在神山圣湖边 , 用很多和你一样的石头 , 堆成塔形的小石堆——朵帮 , 那是最小的玛尼堆 , 也代表着阻挡灾难、祈求美好的意愿 。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图为古格遗址上的朵帮

西藏的石文化
纵观西藏灵石文化发展的脉络 , 盛行于西藏的先是岩画和摩崖石刻 , 后来才是玛尼石 。 人类最初在石头上进行的记录和表达 , 应该就是岩画了 , 西藏先民也不例外 。 据粗略统计 , 目前发现西藏的岩画点有60余处 , 共计5000余幅画面 , 分布在自治区的14个县境内 , 大多集中在西藏的西部和北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高原地区 。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图为拉萨千佛崖雕凿在一整面山壁上

岩画之后 , 内容题材更为丰富、刻画手法更为娴熟的摩崖石刻诞生 。 摩崖石刻在西藏的显著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 , 以浅雕和线刻为主 , 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 。 西藏目前发现的摩崖石刻有80余处 , 造像3万余尊 。 其中吐蕃时期的作品有拉萨的药王山、帕崩喀 , 山南的扎央宗、仲贡崩、青布 , 日喀则的香曲流域 , 昌都的仁达、扎果西等地 , 这些地方造像风格雄伟粗犷 , 具有印度、尼泊尔和中原风格 。
佛教文化的兴盛使得人们对神佛热衷崇拜 , 岩壁已不能满足宏扬教义和偶像崇拜的需求 , 灵石崇拜古而有之 , 在石头上刻上经咒和神佛图像增强其灵性的行为产生 , 随处可拣的石头便成了石刻艺人们创作的天地——玛尼石由此而生 。
公元13世纪以后 , 摩崖石刻之风日渐衰微 , 而玛尼石刻则几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 , 成为西藏古往今来流传最广 , 风格品相众多 , 表现内容和材质手法极为丰富的藏族民间雕刻艺术 。 它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 , 是苯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图为刻满经文的玛尼石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 图为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玉树嘉那玛尼石堆
“玛尼”是藏传佛教经咒六字真言的简称 , 玛尼石发展到今天 , 每座神山、每个圣湖、每座寺庙、每个村子……无处不在 。 近些年 , 还有了刻满经文的“甘珠尔塔”——一部完整的《甘珠尔》 , 全部刻在石板上 , 然后将其堆叠起来 , 修葺成塔 。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本文插图
图为拉萨的《甘珠尔》塔

石头到了西藏 , 就不再是石头了 , 它们变成了一页页经书、一句句咒语、一尊尊神明……即使是一枚最普通的石头 , 被堆叠起来 , 它也会蜕去凡胎 , 成为有生命的吉祥祈愿之物 。 生长在藏地的石头们 , 你们是多么幸福啊!(中国西藏网 文、图/陈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