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的国都为何决不可设在江南?

北京联盟_原题是:中国的国都为何决不可设在江南?
【导读】地理深藏政治变迁之道 。 纵观中国历史 , 国都多在北方 , 此间道理何在?此文是钱穆先生针对彼时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一事所发议论 , 却对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的政治地理具有启发意义 。 钱穆认为 , 一个国家的立国精神 , 应该走逆势 , 不可走顺势 。 一个民族 , 最重要的是求其能“动”又能“安” 。 中央政府是一国的头脑指导中心 , 头脑该摆在冷的地方 , 要曝露在外 , 要摆在大门口 , 摆在前面 , 太温暖是不行的 。 如果国家把营养和神智 , 都堆积在一个角落里 , 就会导致人才和资源的局部臃肿和偏枯 。 中国只要上轨道 , 就一定该把力量推向落后的内地去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 特此编发 , 供诸君思考 。
我认为中央政府是一国的头脑指导中心 , 头脑该摆在冷的地方 , 要曝露在外 , 要摆在大门口 , 摆在前面 。
西方文化 , 从历史转动趋向言 , 先由希腊转到罗马 , 再从意大利移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 , 而到今天的苏维埃 , 大致是由小地面移向大地面 , 由温带移向寒带 , 由低处向高爬 。 希腊是小区域的温暖地带 , 德意志、苏维埃是大面积的高寒地带 , 这是西方文化的地面动态 。
在中国呢?这一趋向却恰相反 。 从黄河流域 , 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渐渐移到长江 , 再由江浙移趋闽粤 , 正是由大地面移向小地面 , 由高寒地带向低暖地带滑下 。 西方如逆流而上 , 中国则顺流而下 。 这一对比是极可注意的 。
只为中国地方大 , 经一次大变乱 , 人便向四面跑 , 旧文化移殖到新园地上 , 又产生出新生命 。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乱 , 同时总留有几块干净土 , 留作新文化的处女地 。 让旧的人才移殖 , 让新的生机萌动 。 你若游历全国各城市、各乡村、各名胜 , 到处有历史遗迹 , 到处有文化纪念 。 即如山西大同 , 在南北朝北魏时候 , 那里是政治文化中心 , 曾集结了很多人物 , 军人、学者、政客、僧侣 , 都有出色人 。
『中国』中国的国都为何决不可设在江南?
文章图片

这些地方在今日 , 是荒凉不堪了 , 仅作为我们凭吊之区 。 若大同是单独的一个国家 , 单独的一种文化 , 那是斯宾格勒的话确实有验了 。 但在中国 , 各地区的盛衰兴落 , 无害于大系统的文化之贞下起元 , 层出翻新 。 因此中国文化是劲气内转的 , 它能单独跳出了斯宾格勒文化悲观论的圈子外 , 而继续生长 , 欣欣向荣 , 机运不绝 。
但从大局面上 , 中国文化之从大处高处冷处转动到小处低处温暖处 , 常是顺溜的滑下 , 不能奋力的翻上 , 那却是中国文化演进值得悲观 , 至少是值得警惕呀!
【『中国』中国的国都为何决不可设在江南?】我在对日抗战期间 , 曾为此意 , 写过两篇文章 , 主张抗战胜利后 , 国都决不可再设在南京 。 江浙沿海一带 , 虽是今天经济文化之重要地区 , 一切人才集中 , 然而像一树繁花 , 已经开发到烂漫极盛之时 , 快该凋谢了 。
我们从历史教训上 , 早宜积极寻找新生命 , 诱导成新力量 , 决不当苟安姑息 , 只顾目前 。 而且一个国家 , 也断不能使其内部显然有两种形态之对立 。 民国二十六年我由洛阳而长安 , 游览西北 , 一路看到许多农村社会的生活情况 , 已觉得中国大乱之将至 。 正如天空的气候 , 一边太热 , 一边太冷 , 双方酝酿 , 一接触后必然会发生大旋风 。 中国的内地西北和东南沿边 , 在同一国家之内 , 却存在有两个绝不同的社会 , 经济文化太过悬殊 , 这真是一大问题 。
近代中国人只知沿着顺势 , 向东南沿海跑 , 这因东南沿海有许多引诱我们的东西 。 可是黄河中上游 , 大陆西北 , 荒芜已久 。 但那地方人民的血液 , 还是我们古代汉、唐的遗传 , 本质上并不比东南沿海的人差 , 或许会更好些 。 若我们能从经济文化上再加培植 , 再加开发 , 一定仍能到处发扬我们北方祖先宽宏的气魄 , 雄伟的精神 。 这是找寻我们历史文化新生命的主要路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