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辛辛■|“潜望镜”调焦的PeriFlex Ⅰ型相机,经典相机

沈铭、路万江=图并文
科技小辛辛■|“潜望镜”调焦的PeriFlex Ⅰ型相机,经典相机
文章图片
01.PeriflexⅠ型
直到20世纪中期 , 英国相机产品的很多设计都算得上独树一帜 , 其中PeriflexⅠ型(图01)就是一个很神奇的产品 。 作为摄影工具 , 它几乎名不见经传 , 但在众多相机收藏类图书中必有其身影 。
这架当时价格仅有29英镑的产品还是一款采用了徕卡L39接口的可换镜头相机 。 虽然其后期产品在性能上多有改进 , 但PeriflexⅠ型却以独到的外形和设计一直受到相机爱好者的钟爱 。
在怀旧思潮盛行的今天 , 胶片摄影再度进入玩家视野,而“经典相机玩儿过程”的理念在这架PeriflexⅠ型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
法、英、德、美是历史上最早的几个相机生产大国 , 英国相机工业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 。 但到了1940年代 , 英国相机工业开始走下坡路 , 二战期间的破坏、缺乏投资 , 以及二战后的紧缩政策让情况更加糟糕 。
然而 , 当时政府对奢侈品实行进口限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机会 。 当时 , 一位生于1924年的小伙子肯尼斯·科菲尔德(KennethCorfield)抓住了机会 。 这位年轻人对物理、化学以及摄影都有特殊的兴趣 。
1950年 , 他和弟弟约翰(John)在英国中部比邻伯明翰(Birmingham)的伍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K.G.CorfieldLtd. , 最初生产光度计和遥测仪 。
不过 , 科菲尔德对35毫米相机的设计非常着迷 , 始终想造一款徕卡L39螺纹接口、布帘幕快门、有较高的快门速度、价格合理、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相机 。
徕卡相机问世后 , 便利性受到广泛好评 , 其L39螺纹接口也成为35毫米旁轴可换镜头相机的标准 。 不过 , 徕卡相机属于高端产品 , 而仿徕卡的产品一般也是高级产品 。 科菲尔德采用L39卡口 , 显然是考虑到可以借助规格众多的徕卡镜头来提高销量 。
至于采用布帘快门 , 是因为英国很早就开始生产布帘快门相机 , 技术相当成熟 。 当然 , 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 。
降低销售价格的最佳方法是简化结构和使用廉价材料 。 直到20世纪中叶 , 廉价材料使用最多的是美国产品 , 除柯达公司生产的低端普及型相机外 , Argus和Perfex也都出产过采用胶木机身的可换镜头相机 。
科技小辛辛■|“潜望镜”调焦的PeriFlex Ⅰ型相机,经典相机
文章图片
02.1938年美国Perfex相机广告
其中 , Perfex相机不但具备了光学测距 , 还拥有焦平面布帘快门 , 且价格仅有25美元(采用50mmF3.5配套镜头)和35美元(采用50mmF2.8配套镜头)(图02) 。
简化结构的方法则有很多 , 对135相机而言 , 采用简易中心快门和取消牙轮机构可以大大简化相机结构 。 1940~1950年代 , 德国Finetta相机系列就曾出现过使用胶木材料、采用镜后中心快门、省略牙轮机构的可换镜头相机 。
由于无牙轮设计 , 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 显然 , 英国人也注意到无牙轮设计可以有效简化相机结构 , 因此 , Periflex相机在设计的时候也选择了这种方式(图03) 。
科技小辛辛■|“潜望镜”调焦的PeriFlex Ⅰ型相机,经典相机
文章图片
03.无牙轮机构的FinettaIVD(1950年 , 左)和PeriflexI型相机(右)外观比较
L39镜头的最大优势是不用像单反镜头那样考虑反光镜空间问题 , 而单反镜头因为后焦距(backfocallength , 即镜头最后平面到焦平面的距离)受限 , 所以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只能用等效像场 。
这就造成一方面镜头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像场有效面积 , 且后焦距的延长导致不同口径下镜片直径有所增加 , 继而镜头体积和重量增加;另一方面等效像场的像质更难把控 , 尤其是边缘像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