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事(10)

修建长城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 都是中华民族的某种象征 , 但是 , 只有长城是我们先祖们用手垒起来的 , 其它都是自然界的造化 。2000多年来 , 总共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家修筑长城 , 而且许多朝代修筑的长城无论从长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规模上都可与秦朝长城匹比甚至超过秦长城 。明朝统治者对长城的修筑最为重视 。这与当时北方蒙古各部经常纵兵骚扰中原地区有关系 。明朝大规模修长城有3次 。到1500年前后 , 明长城全部修完 。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 , 东到河北省东北部的山海关 , 经过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等省 。它随着山脉的曲折盘旋 , 绵延6300公里 , 形成中国北方崇山峻岭上一道气势雄伟的城墙 。这一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 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能 , 也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事(10)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始皇修筑长城
万国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能和力量的结晶 , 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 , 其实 , 早在战国时期 , 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已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 , 列国纷争 , 各诸侯国都于险要据点兴建单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等设施 , 随后逐渐在边境上修筑城墙 , 把这些城堡等设施联接起来 , 形成一套有机整体 , 以抵御外敌的侵扰 。楚国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 , 最早开始这项工作 , 为防韩、魏而筑起“方城” , 以后各国纷纷效仿 。如齐国为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区筑起齐长城;魏国为防秦国 , 沿洛水河筑起魏长城;赵国为防齐、魏之敌 , 在漳水一带筑成赵长城 。这些都被称为战国长城 。除此之外 , 有的诸侯国 , 燕、赵、魏国 , 为抵御北面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南下侵扰 , 在北方修筑长城 。随着六国的相继覆灭 , 这些长城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 , 只是仍能发挥着防止匈奴侵扰的重要作用 。
秦国最早的一条长城 , 修建于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 的“堑洛” , 沿洛河修筑 , 以防魏国之敌 。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国又筑洛河中游的长城 , “筑上椰基” , 这是防御赵国的 。秦昭襄王时 , 又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 , 以防匈奴的侵扰 。
这段长城由东向北 , 起自临洮 , 至今陕西安基县境时分为两支:一支止于秦国上郡治所肤施附近;一支则到达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旁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开始从事国内的各项改革 , 但北方匈奴贵族集团觊觎中原财富 , 经常南下侵扰 , 匈奴贵族趁着北方燕国、赵国的衰落 , 一步步向中原侵犯 , 把黄河河套地区大片的土地夺了过去 , 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 同时对秦国的首都咸阳也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当时在群众中就流传着“亡秦者胡也”的说法 , 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秦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 , 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讨伐匈奴 , 夺回河套以南地区 。接着又夺回河套以北的阴山一带的大片 国土 , 重新设置九原郡 。前来进犯的匈奴贵族虽然被赶走 , 但它的实力并未受到彻底的打击 , 对秦国内地仍有很大的威胁 , 这就需要时刻防备匈奴人的再次进攻 。于是秦始皇决定修筑起一条新的长城 。
秦王朝从民间征发大批的民工 , 同时命令大将蒙恬率土卒来修筑长城 。这条长城以六国时的秦、赵、燕国北部的原为防御匈奴而修筑的旧长城为基础 , 修葺、增补 , 同时又建造不少新的城墙 , 将它们连接起来 , 使之屹立于秦王朝的北方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事(10)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 , 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 , 直抵鸭绿江 , 长达5000多公里 。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 , 达10000余公里 。至今 , 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 。此后 , 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 。公元5~7世纪 , 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1000和1500公里 。公元12世纪 , 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城4000多公里 。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余势力南下侵扰 , 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 。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 , 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 , 西达祁连山麓 , 全长7300多公里;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保存比较完好 , 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