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曾国藩的巅峰对决:刺马案

1
1870年7月26日 , 上任两年的两江总督马新贻按照惯例 , 在校场循例阅射 。
校场与总督衙门只一墙之隔 , 为了总督的检阅方便 , 总督衙门与校场箭道开了一个便门 。 通常这里是不让百姓行走的 , 无奈今日是循例阅射的大事 , 箭道围满了看热闹的群众 。
为什么循例阅射要大办呢?
两江一带是太平天国的旧地 , 被湘军收复后 , 便盘踞于此 。 马新贻一个山东大汉来江宁当官 , 没有自己的护卫队自然是不行的 。 在慈禧的同意下 , 马新贻在江宁组建了自己的2000人的武装力量 。 循例阅射就是这2000人马的大阅兵 。
展示自己武装力量的盛典 , 自然不能低调 。 当马新贻着官服巡阅后 , 在旗牌官的开路下 , 敲锣打鼓 , 马新贻在众多随从的拥簇下 , 准备从便门回府 。
「」慈禧与曾国藩的巅峰对决:刺马案
文章图片

此时 , 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一个箭步来到马新贻面前跪倒在地 , 口喊冤枉 。 众人还未定神 , 男子从靴内抽出短刀 , 直插马新贻身体 。 后来 , 各方回忆 , 均不相同 , 有的描述为刀子插入腹部 , 有的描述刀子插入左肋 。 总之 , 这一刀很致命 。
刺客自然无法逃脱 , 被众人缉拿 。
马新贻则被佣人们抬去送医 , 无奈伤势过重 , 第二天一命呜呼 。
两江总督这样的大员被刺 , 怎是一般事情 , 大清的焦点聚集在江宁这个是非之地 。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 ,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 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 官秩从一品 。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 , 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 , 因此号两江总督 。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 , 之后汉人渐多 。 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 , 有影响的计80余人 , 98任 , 历247年 。 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
在江宁这个地方当官 , 是最郁闷的 。
江宁就是今日的南京 , 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因此江宁一地设有江宁县衙门、江宁府衙门、江宁布政司衙门、两江总督衙门 , 可谓四级官府在一县 , 都是权高位重的朝廷大员 , 谁也得罪不起 。
所以 , 在江宁当官处处小心谨慎 , 一招不慎不知会得罪哪层官人 。
江苏不同他省 , 一省之内既有总督、又有巡抚 , 总督驻江宁 , 设江宁布政使司衙门管理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等4府3厅 。 江苏巡抚驻苏州 , 设江苏布政使司衙门管理苏州府、松江府等4府1州 。 江苏巡抚受两江总督节制 。
马新贻被刺后 , 江宁大小官员均来探望 , 布政使以下的官员根本进不得屋子 。
江宁将军魁玉与江宁布政使梅启照来到近前 , 马新贻早已意识模糊 , 气息微弱 , 简单口语几句 , 早已没人能听清说得是什么 。
这个案子非同小可 , 罪犯审理一颗不能耽搁 。 7月27日 , 江宁立刻成立了以江宁知府为首 , 上元县、江宁县知县会审的审理小组 。
案发在江宁 , 理应江宁知府审理 , 江宁城下辖两县上元、江宁 。 所以组成了这样的三人审理小组 。
知府审理下来 , 刺客闪烁其词 , 只知道他叫张汶祥 , 至于动机闭口不提 。
这样大的案子 , 小小知府如何审理的了 。 知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 张汶祥既然敢行刺总督大人 , 自然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 后面有什么厉害的背景 , 谁人可以清楚 。
知府也就尽到审理的义务 , 至于动刑决然不敢 , 如果刺客张汶祥有个三长两短 , 谁知道是不是知府要杀人灭口 。 这时候 , 张汶祥成了大清最安全的老百姓 。
江宁知府将审理结果上呈江宁将军魁玉 , 写道:
“行刺之由 , 一味闪烁 , 毫无确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