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子,追寻自由的女孩儿—《十三棵泡桐树》赏析

center]风子 , 一个追寻自由的女孩儿——电影《十三棵泡桐树》赏析(外一篇)文/俗士[/center]“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或者“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这句铭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韩战纪念碑上的话和镌刻在纪念碑的上百万联合国军伤亡将士的名字告诉世人自由得之不易和巨大代价——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牺牲 。 不过 , 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来说 , 可能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些 , 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 , 甚至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么 , 在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的和平年代的人们追寻自由是不是要容易一些呢?我想 , 不能简单的类比 , 和平年代追寻自由 , 同样需要勇气和执着 , 还要有抵御诱惑的对自由的坚定信念 , 以及能忍受亲朋好友关切地唠叨和旁观者的冷嘲热讽……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 今天我想通过电影《十三棵泡桐树》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2006年在东京电影节上首映的《十三棵泡桐树》可说是一部命运多舛的影片 。 ——电影节上受到好评并获电影节大奖(提名) , 导演吕乐获得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 ——没能改变在国内被禁映的命运(当时似乎有一种说法 , 在国外获奖的电影基本都被禁) 。 原以为后来按有关部门要求对影片做了删节后可以公映 , 据说放映的计划都安排好了 , 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允许上映 。 (我觉得 , 最终的删节版比未删节版更精炼、主题更突出 。 ——完整版有一点尺度不算大的性爱镜头 , 有没有都不影响影片的思想性 , 相比之下我喜欢删节版 。 )由于在国内没有公映 , 所以知道它的人很少 , 有为数不多的评论都是从青春残酷、问题少女、颓废的一代之类的方面展开的 。 在我看来都没抓住主题 ,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的影片 。 ——女主角何风(同学们称她为“风子”)始终在追寻自由脚步 , 最终不仅与体制还拒绝了资本家的约请没有充当他们看家护院 , 勇敢地独自漂泊 。 一、梗概(很久以前看的 , 对一些细节记忆已经模糊)何风是从外校转入泡桐树中学高二(3)班的单亲家庭女孩儿 。 她性格有点像男孩儿 , 喜欢和男同学们一起玩儿 , 心目中的英雄是阿拉伯勇士费斯拉(估计是电影中虚构的) , 她喜欢刀子(隐喻她喜欢像刀子一样的锐气的男人) , 并且拥有两把刀子(类似军用匕首) , 一把是李叔叔(她母亲后来的丈夫)送给她的 , 一把是后来过生日时陶陶送给她的 。 高二(3)班有两件值得炫耀的事 , 一件是陶陶的拳头 , 另一件是伊娃的笔头 。 何风来到高二(3)班后 , 很快就和陶陶他们混在一起 , 并喜欢上了陶陶 。 不过他们这个小团体的真正的核心人物并非陶陶而是阿利 , 一个有钱人的儿子 。 平时在一起的吃烤串之类的开销都是由阿利支付 。 陶陶只是凭借拳头硬取得了罩着阿利的资格 , 陶陶表面上的霸气掩饰不了他靠暴力捡拾有钱人(资本家)赏钱的本质 。 包京生 , 一个从西藏转学来的男生 , 的出现是陶陶的一场危机 。 与一般人来到一个新环境里表现出的谨慎和内敛不同 , 包京生一来到高二(3)班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 公开挑战陶陶的老大地位 , 并成功地通过一次厕所粪坑爆炸事件取而代之 , 成了班里的老大和阿利的保护人 , 并且赢得了何风的芳心 。 不过陶陶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 失去老大地位以后 , 他开始努力学习 , 何风偶然间看到班主任老师宋小豆宿舍床边放着陶陶的陆战靴 , 表明陶陶已被体制收服 , 而对于结尾字幕显示他和伊娃都考上了大学 , 并结合在一起 , 隐喻他们成了体制的两杆子(暴力与笔杆子) 。 学校也是个隐喻 , 是体制的缩影 , 校长则是权力的化身——他的几次出场都是只闻其声 , 学生们在操场做操时 , 每当大喇叭里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 , 整个操场立刻笼罩起一种不祥和不安的气氛 。 有一次 , 何风为了包京生的事去找校长求情 , 为了烘托办公楼和校长办公室 , 在办公楼的最高层(好像是4楼)长长走廊的尽头 , 的威严和高高在上难以靠近 , 导演特意放慢了节奏让何风 , 一个人战战兢兢地一层一层的走在空荡、阴森的办公楼里 , 就在走到最高层时 , 走廊尽头传来校长一声干咳把何风吓得一溜烟逃出办公楼 。 包京生并没有一帆风顺 , 粪坑爆炸事件让他收到了处分 , 随后父母中断了对他的经济支持 , 紧接着学校决定开除他 。 失去经济来源又将被学校开除 , 包京生失魂落魄 , 完全没了往日的霸气和野性成了一个可怜虫 。 他恳求何风到校长那里为他求情以保住学籍 。 我觉得 , 包京生真正恐惧的是 , 被学校开除意味着他被体制抛弃了 。 他以前的霸气和狠劲无非是获取利益的手段 , 或卖个好价钱投向体制 , 或成为资本的看家护院 。 而被学校开除即被体制抛弃 , 让他只剩下卖身资本一条路了 , 所以包京生只能抓住阿利不放手……然而失去理智的包京生竟然挟持了阿利 , 最终被捕入狱 , 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 包京生的结局 , 说明体制的大门不是敞开的 , 想进去得要有资本……二、骆驼和阿拉伯勇士阿拉伯勇士费斯拉不仅是何风的偶像和她想寻找的英雄 , 更是她勇气和力量的源泉 。 ——每当何风遇到挫折和迷茫的时侯 , 画面中就会出现一个骑骆驼的阿拉伯勇士 。 在影片结尾处 , 何风满脸倦容坐在长途汽车上 , 这时车窗外远处有一排骆驼走过 , 骆驼身上并没有阿拉伯勇士 , 何风只是抬眉瞥了一眼 , 预示着何风已经无需从阿拉伯勇士的故事里吸取勇气和力量了 。 这时的何风自己就是一个独自闯荡天下的勇者了 。 三、何风两段失败的恋爱何风和陶陶恋爱 , 何风和包京生的的恋爱时间都不长 , 都以失败告终 , 这很容易给人造成何风是一个轻浮的女孩儿的判断 。 但在我看来 , 这两段恋爱只是一个隐喻 , 是何风对勇敢的两次错误的理解 。 与李叔叔各方面都成功相比 , 何风一直觉得父亲胆小、软弱、没本事 , 并为此感到自卑 , 而不愿意跟同学们提起自己的父亲 , 一个破产工厂的留守保安 。 就在毕业典礼前 , 父亲为了保护工厂财产与窃贼搏斗受伤 , 这让何风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 在经历了陶陶和包京生表面勇敢实则懦弱之后 , 何风对勇敢有了新的认识 , 终于明白父亲恪尽职守的勇敢才值得尊敬 , 所以她骄傲的邀请父亲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 。 四、告别过去、告别体制千禧年跨年狂欢夜 , 大家都在高兴的弃旧迎新 , 何风独自一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 , 将书包里的东西 , 包括课本(表示她将不会按照一般人那样继续努力进入体制内)和那两把刀子全都倒掉了 。 以独特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 与体制告别 。 随后 , 阿利的父亲找到何风 , 邀请她做阿利的保护人 , 因为阿他认为只有何风才能真正保护阿利 。 何风婉拒了阿利父亲的约请 , 她已决意跟随自己的內心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而不会依附任何人 。 与体制告别需要巨大的勇气 , 因为那意味着从此面临足以把人压垮的生存压力 。 汉娜·阿伦特认为 , 必然性(即人的生命所需 , 笔者注)是对人的最严酷的奴役 。 鲁迅在《娜拉出走怎样》对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做了预测 , 即要么堕落 , 要么回来 。 在体制掌控绝大部分生存资源的社会 , 与体制告别的风险是巨大的 。 记得作家十年砍柴曾写过一篇《无法告别的体制》①写出了体制给一个人带来的各种好处和约束 , 以及告别体制的艰难 。 后来我写了一篇《也说“无法告别的体制”》应该说 , 现在在体制之外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的 , 这一点与过去有着根本不同 , 但从每年参加国考的人只增不减的情况看 , 体制的好处和诱惑还是很大的 。 五、太阳出来喜洋洋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学生们在音乐课上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小学音乐课唱的歌曲 , 有别别扭扭的感觉 , 然而 , 我觉得这不是导演的失误而是有意为之 , 就是说它不是一处硬伤 。 我理解 , 导演意在强调要想自由地闯荡天下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 ——“手里拿把开山斧 , 不怕虎豹和财狼 。 ”在片尾字幕时段是纯黑的背景 , 中间一轮红彤彤的太阳 , 伴随着《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声 , 让人不浮想联翩都不行……六、朱朱的自豪何风的同学朱朱是一个可爱、开朗的女孩儿 , 和何风的关系不错 , 她父亲是一位警察 , 由于这个关系 , 朱朱在毕业后谋到了一份派出所民警的工作 , 虽在基层也算得上体制内 , 所以朱朱总是以挑逗的口吻写信给何风说 , 你来看我呀!其满足感和自豪感跃然纸上 , 就好像一只笼中之鸟夸耀笼舍的华丽、舒适 , 嘲笑自由飞翔的鸟风餐露宿的艰辛和潦倒……我发现一个现象 , 与认真思索一些名言警句的意思所不同的 , 是人们更习惯用高呼口号的形式来宣示自己的立场 。 比如 , 人们对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推崇以及总喜欢把影片中的那句“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 , 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 ”的台词晒出来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热爱……在我看来 ,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 但其思想性并不算高 , 充其量就是一部励志剧 。 ——安迪作为一个蒙冤入狱且刑期超长的人 , 不想忍受高墙禁锢有越狱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 。 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想想并付诸行动还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最终逃了出去 , 获得了自由 。 ——这也是人们推崇这部电影的原因 。 当然我的观点可能是一种偏见 , 不足为论 。 不过 , 我觉得与冲破有形牢笼追求自由相比 , 更令人敬佩的是为了自由对无形高墙的反叛 。 ——这不仅要有对自由坚定的信念 , 还要有非凡的勇气和自信 。 我认为 , 《十三棵泡桐树》是一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影片 。 片中虽没有一次提到“自由”这个词 , 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追寻自由的女孩儿沉沦与觉醒 , 告诉人们“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 可以说 ,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 , 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 ”这句话正是写给何风的 。 2020年5月2日注:①《无法告别的体制——作者:十年砍柴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0885954/(外一篇)风子,追寻自由的女孩儿—《十三棵泡桐树》赏析。也说“无法告别的体制”文/俗士
一、电影《卡廷惨案》中有一段非常令人震撼且值得深思的对话——卡廷惨案中幸免于难的捷西少校(惨案发生时他好像还只是中尉)和战前波兰一位将军的夫人的对话 。 捷西:夫人……将军夫人:你怎么认识我的?捷西:战前是将军阁下发给我委任状 。 我一年前就在那里 。 将军夫人:哪里?捷西:在卡廷 。 苏联人送我们去坟场 。 将军夫人:去哪里做什么?捷西:斯大林需要我们 , 第一军的军官们 , 去证明他们的调查是公正的 。 将军夫人:然后?捷西:我们照做了 。 将军夫人:这是个谎言 , 你知道的 。 捷西:他们有目击证人 。 将军夫人:少校……苏联政府必须靠谎言掩盖罪行 , 而你却不用 。 你不该这样做 。 捷西:我看到他们把科泽尔斯克的狱友们 , 一个个从坑里刨出来 。 我难以置信 , 我竟然还活着 。 我本应跟他们躺在一起的 。 将军夫人:你应该……少校……去证明真相 。 捷西:那我不如向脑袋开一枪 。 (捷西起立向路过的苏联军官敬礼)将军夫人:你把刽子手当成胜利者敬礼 。 捷西:苏联人 , 德国人其实都一样 。 无论如何 , 人死不能复生 。 我们必须生存下来 , 学会原谅 。 我们必须活着 。 将军夫人:你跟他们是一路货色 。 你想的可能和他们有所不同 , 但所作所为却跟他们没什么区别?可是想的不同又有什么用?这个对话是致命的 。 将军夫人的话 , 最终使得捷西在没人愿意听他讲述卡廷惨案的真相之后 , 选择了开枪自杀 。 这两年 , 我常常思考这段话 。 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 首先 , 将军夫人的话是否要求过高 , 或者说太刻薄了?其次 , 捷西少校是否有必要以卵击石 , 最后不惜用自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第三 , 捷西少校作为一个良知尚存的波兰军官 , 如果选择继续活下去 , 是否对波兰更有利呢?——要知道 , 在卡廷惨①中有两万多波兰军官和优秀人士被杀害 , 人才对于波兰战后重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他选择的是继续活下去 , 那么这是否是懦弱的表现呢?二、前不久 , 读到一篇十年砍柴的文章《无法告别的体制》 , 感触良多 。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动情 。 我想许多体制内或者曾经的体制内人士人都会感同身受 。 我觉得 , 不仅如此 , 这篇文章也会让体制外人士 , 对良知尚存的体制内人士有几分敬意 , 甚至寄希望于他们推动体制变革 。 尤其文章结尾有一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人要有底线 , 人是趋利的 , 但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不能因为利益出卖了良心 。 ”颇受人们称赞 。 我想十年砍柴这句话说得不错 , 人们对其称赞也是由衷的 。 不过 ,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早就告别了体制的人来说 , 这种话则未免矫情了 。 说到底 , 这话无非是自己没有勇气考别体制的托辞 。 虽然我对体制内有良知 , 能恪守底线的人士怀有敬意 , 但我想在那些已经勇于告别了体制的 , 以及从未想依附于体制的人士面前 , 你们应有几分愧疚 。 最近 , 有报道说 , 有采访人员为了调查真相辞去现职 , 还有采访人员因“不惧牺牲”恪守底线而面临被开除的处分 。 在我看来 , 他们都是在主动告别体制 , 因为在这个体制下 , 他们知道自己这么做的代价 。 我认为 , 一个人如果是有良知的 , 也是有底线的 , 那么他在一个恶的体制内就终究会面临是否告别体制的选择 , ——除非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或早或晚而已 。 因而 , 我认为不存在“无法告别”的问题 , 而只有“如何选择”的问题 。 近来 , 有许多人喜欢说“无法选择”这类话 , 以表示自己并不愿意为恶 , 而是不得已为恶 。 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作为一个成人 , 你在面临抉择的时候 , 如何选择 , 只取决于你自己的主观意志 , 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 而“如何选择”往往取决于人们对选择结果的评估 。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人宁死不屈 , 有人卖友求荣的不同选择的原因 。 如果所谓的“无法选择”的观点是正确的 , 那还会有做“英雄”还是做“叛徒”的不同选择吗?还有必要区分“英雄”与“徒”吗?我一直认为 , 我们中国人在道义和利益之间的选择时 , 往往是选择利益而舍弃道义 , 也就是说:重利轻义 。 有人说 , 中国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是非 。 我想 , 这话虽然极端 , 但也反映了我们的一个价值取向 。 如果 , 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弃义取利 , 那么社会正义就荡然无存 。 三、近几年人们对官场腐败咬牙切齿 , 这是因为中国的贪腐问题越来越严重 , ——前不久看到报道说2010年“三公”高达19000亿元——这仅仅是明面上的 , 表面“合法”的 , 还没将那些把损公肥私和收受贿赂的算进来 。 然而与人们对贪腐现象咬牙切齿态度截然相反的是 , 这些年公务员招考越来越火爆 。 我从不天真地认为 , 那些报考公务员的人 , 试图挤进公务员队伍是为了净化公务员队伍 , 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 是为了从内部瓦解恶势力 , 等等 。 他们是实实在在地是看中了公务员的收入、福利等利益 。 这一方面如我以前多次说过的:“虽然大家都在骂贪官污吏、反腐败 , 但对贪官污吏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憎恨 , 实际上更多的是:嫉恨 。 ‘反腐败’反的不过是:自己没腐败!”另一方面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不思考”的结果——平庸的恶 。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是 , 现在体制内外的对立越来越明显 , 说是两个阶级也不为过 。 由于 , 现在 , 尤其在城市 , 每一个人都有许多亲戚、朋友、同学 , 而大家又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单位 , 平常一般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 , 因而人们也就往往没有 , 也不会意识到有些关系已经是对立的阶级关系了——这种对立被表象掩盖了 , 因而也人们被忽视了 。 除非有了某种特定原因 , 才会促使人们想到 , 原来大家已不再是同道人了 。 就像《卡廷惨案》中的捷西和他的那位战友之间一样 。 当捷西与将军夫人分手后 , 来到酒馆里 , 执意要将卡廷森林里的真相说出来 , 在这个过程中捷西的战友对捷西起初是关心和担心 , 后来是对捷西执着感到害怕和厌恶 , 随后他愤然冷漠地将捷西推出酒馆 。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 战友关系蜕变为暴政的反抗者和维护者之间的关系 。 我想 , 捷西如果不自杀而是选择继续活下去 , 那么他的结果就很可能与他的那位战友一样成为犬儒 。 ——活着变成苟活 。 四、前不久 , 发生了一起中央电视台采访人员被人用刀毁容的事件 。 凶手与受害者并不认识 , 只是在确认她是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才动的手 。 也就是说 , 这位女采访人员完全是因为其体制内人士的身份 , 才被伤害的 。 对此事件有人叫好 , 有人反对 。 首先我声明 , 我反对这种凶残的暴力行为 。 但是这件事本身却不怎么好评论 , 比较复杂 。 当一个社会被认定为体制内外两个对立的利益集团的时候 , 就产生一种叫做“阶级矛盾”(这个词已经很久没人提了 , 但现在却越来越现实了)的东西 。 这时评论与之有关的问题 , 就不能仅限于一般社会的道德伦理了 。 比如 , 上述那位女采访人员被伤害的事件 , 就会因不同的视角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一种 , 加害者是凶手 , 其行为是刑事犯罪;另一种 , 加害者是义士 , 其行为是反抗体制 。 后来 , 笑蜀写了一篇《“体制内”不是砍伤女采访人员借口》的评论 , 对一些对此事件表示赞成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 显然 , 笑蜀还没有意识到 , 或者说是忽视了我前面所说的“对立” 。 现在一些暴力事件被人们称赞 , 其原因并不能简单的说是叫好的人士暴戾 , 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那种“对立” 。 我认为 , 如果这种“对立”继续扩大 , 那么“无法告别的体制”就不再是懦弱的借口 , 而实际上变成了站在“对立”另一面的宣言 。 我想 , 作为体制内的人士 , 尤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 , 你们应该为缩小、消除这种“对立”努力 。 五、将军夫人:你跟他们是一路货色 。 你想的可能和他们有所不同 , 但所作所为却跟他们没什么区别?可是想的不同又有什么用?2011年8月7日2011年8月8日(略修改)① 卡廷惨案 , 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大屠杀”或“卡廷事件” , 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共中央的批准下 , 于1940年春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 1940年 , 约2.6万名波兰军人和公民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被集体杀害 。 1943年4月13日 , 攻入苏联的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大批波兰军人尸体 , 并称这场屠杀为苏联所为 , 苏联随即予以坚决否认 。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 , 苏联和波兰两国一直就“卡廷”事件争论不休 。 直至1990年4月13日 , 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 , 苏方才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 , 称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 ——摘自《百度百科·卡廷惨案》http://baike.baidu.com/view/1128745.htm附:《十年砍柴:无法告别的体制》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7585472&page=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笑蜀:“体制内”不是砍伤女采访人员借口》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5449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