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玻尿酸的中场战事( 三 )


但华熙自身多重光环之下 , 是资本市场的质疑 。 明明其回归了科创板标榜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 , 但对研发投入的占比很少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其2016年-2018年的研发支出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5.99%、11.01%和8.25% , 远低于其他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的30%投入 。 对应地 , 其用于广告宣传、市场开拓、线上推广服务的费用却在年年上升 , 2018年这三项费用支出占经营成本比重接近40% , 而其2016-2018年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 , 从15%上升至22% 。
“去福瑞达化”下面 , 是与福瑞达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 先不说郭学平曾在山东药学科学院下属的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福瑞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别任职10年 , 山东生物药物研究院一开始就是华熙生物的技术“赋能”源头 , 比如郭学平指导了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原料研发 , 当时部分借调的研发人员由华熙生物支付工资 , 但社保缴纳主体仍为山东药科院 , 而华熙生物副总经理刘爱华曾当了4、5年的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副院长 。
除此之外 , 华熙生物的发展与福瑞达的关联交易脱不了关系 , 主要功臣即福瑞达参股公司博士伦福瑞达——美国博士伦参股的合资公司 。 2005年博士伦福瑞达已是华熙生物的第二大客户 , 2006年、2007年又跃居成第一大客户 。
三年时间 , 其向华熙贡献的销售额分别占到总销售额的23.9%、30.4%、13% 。
同样受到资本质疑的 , 还有吴剑英的昊海生科 。
三国演义or双雄争霸
实际上昊海生科曾在2011年与2013年两次申请A股创业板IPO , 然而都未成功 , 于是才在2015年转战港股上市 。 与华熙一样 , 业务增长的同时其港股市场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 随后在去年回到科创板 , 但昊海生科在科创板上市的第6个交易日开盘价报88.53元 , 跌破了89.23元的发行价 , 成为科创板首批跌破发行价的新股 。
而回归A股 , 昊海生科就一直处在圈钱的质疑当中 ,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 , 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 , 昊海生科都不冒尖 , 发行价如此之高 , 且为港股股价2倍 。 这不得不引人想象 。
【【钛媒体APP】玻尿酸的中场战事】从市场份额与资本实力来说 , 这个行业更像是华熙与福瑞达在双雄争霸 。
华熙生物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 , 数据显示 , 2018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销量达到500吨 , 华熙生物透明质酸原料产品产量近180吨 。 也就是说 , 华熙生物全球市占率接近36% 。
在营销上 , 华熙也有自己的一套操作 ,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2018年底故宫口红的惊艳诞生 , 一夜爆红 , 同时也将背后品牌的润百颜的生产商华熙生物 , 推到世人面前 , 不然到今天也很少有人知道华熙生物这家公司 。
福瑞达营销能力不及华熙 , 但其背靠鲁商集团 , 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同时 , 去年鲁商集团为了完善全资子公司福瑞达集团的上下游产业链 , 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玻尿酸原料工厂焦点生物 , 让福瑞达战斗力直线up 。
一左一右 , 谁也不输给谁 。
最重要的是 , 玻尿酸产业还是一块大蛋糕 。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18年 , 透明质酸填充项目成为中美日等国最受欢迎的医美项目之一 , 受益于此 , 医药级透明质酸在中国医美市场的应用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 从2014年的28%上升到2018年的46% 。
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查报告 , 预计在未来五年 , 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将保持18.1%的高复合增长率 , 在2023年达到1150吨的市场销量 。
另外在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的预测中 , 今年中国的玻尿酸行业将达到1000亿元级别的市场 。
那么玻尿酸行业的下半场 , 到底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福瑞达还是长袖善舞的华熙生物更胜一筹?
更多精彩内容 , 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 , 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