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的故事』?短剧崛起,行业「轮回」 | 深鲜企划 ·「小剧种」( 二 )


中国电视剧市场从短剧向超长剧集的转折 , 离不开长达84集的历史大剧《三国演义》助推 。 1994年 , 这部由央视制作的“史诗巨制” , 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 算得上“四大名著”经典IP改编的鼻祖 , 粗略估算全国有5亿观众收看 , 甚至在整个亚洲都掀起了一阵三国文化热 。 此后 , 《水浒》《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等大批古装电视剧占据市场主流 , 大多体量保持在44集上下 。
【『台前幕后的故事』?短剧崛起,行业「轮回」 | 深鲜企划 ·「小剧种」】
『台前幕后的故事』?短剧崛起,行业「轮回」 | 深鲜企划 ·「小剧种」
本文插图

时间跨入新的世纪 , 国剧市场百花齐放 , 也催生了新的行业乱象 。 2006年 , 演员李保田发现其主演的《钦差大臣》注水10集 , 一纸诉讼将投资公司告上法庭 , 才由此揭开“注水剧”潜规则 。
对于观众来说 , 好剧40集不够 , 烂剧4集嫌多 。 注水剧的根本问题不在“长” , 而在“臭” 。 情节冗长、故事拖沓、台词空洞 , “戏不够 , 感情凑” , 注水剧像二锅头兑上白开水 , 失去了原有的醇香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利益使然 。
电视剧长 , 意味着销售额就高 , 电视剧利润分配体系促成制播双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共识下达成的默契 。 一边是 , 电视剧制作方将剧情人为拉长 , 另一边是 , 播出单位专挑注水长剧播放 , 增加广告收入 。 虽然这些烂剧被观众骂得狗血喷头 , 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
“注水剧”屡禁不止 , 愈演愈烈 , 动辄七八十集的体量 , 令观众忍无可忍 , 只能倍速观看或是弃剧 。
到了2018年 , 视频平台长剧弃剧率已高达56% , 用户拉新频频触及天花板 , 市场对精品短剧破局的呼声越来越高 。 广电总局也接连出台整治措施 , 提倡电视剧、网络剧的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 , 特别是鼓励30集以内的剧集创作 。
几方因素推动之下 , 《我是余欢水》乘东风而至 , 时机之准很有标志性意义 。 短剧崛起不单单是一个剧集类型的突围战 , 也是行业大势下精品剧作的一次“轮回” 。
高成本的“试验田”
何为精品剧 , 绝非单一形式上的“短” , 更重在内容质量的“精” 。
从开年的《唐人街探案》(12集)、《想见你》(台版13集)到刚刚收尾的《我是余欢水》(12集)、《鬼吹灯之龙岭迷窟》(18集) , 这些20集体量之内的剧集 , 单拎出任何一部“注注水” , 都有膨大到40集以上的潜质 。 关键的问题是 , 想不想“注水” 。
业内人都知晓 , 短剧是一块高成本的“试验田” 。 以国产长剧作为参考 , 短小精悍的短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从剧本策划、筹拍建组、制作成本、剧集质量、版权售卖、营销热度、资金回款等方方面面都要按长剧标准执行 , 均摊到每集的成本反而更高 。
『台前幕后的故事』?短剧崛起,行业「轮回」 | 深鲜企划 ·「小剧种」
本文插图

短剧讲究篇幅短小、题材新颖、内容精纯、节奏紧凑 。 拿剧本来说 , 免不了精雕细琢 , 像《我是余欢水》在改编网剧之前 , 这个角色已诞生10年 , 从短篇小说《末日降临》到长篇小说《如果没有明天》 , 再到繁星戏剧社推出11轮话剧都有出现 , 算得上一个成熟的现实主义题材IP 。 有原著内容作为支撑 , 才得以在短短12集内刀刀戳中家庭、夫妻、朋友、职场、学校、媒体等诸多社会痛点 。
另一部令观众意犹未尽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 原著小说17万字 , 改编成网剧只有18集 , 单集平均信息量超过了8000字 , 是很多长剧的3到4倍 。 这样的节奏自然让观众不敢轻易倍速 , 或者干脆弃剧 。
『台前幕后的故事』?短剧崛起,行业「轮回」 | 深鲜企划 ·「小剧种」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