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的善良是一种狭隘的执着
本文首发于荒猫公众号【荒猫之舞】曾经看到一篇文章 , 质疑村民们对大衣哥的所作所为 , 是大衣哥的营销团队策划的一种吸引眼球的策略 , 我觉得不大可信 。 大衣哥是一个好人 , 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 。 只是大衣哥的“好” , 实在太没有原则 , 让自己的“好”成了笑话 。 当然 , 这个笑话的责任 , 主要还是在那些村民们 , 但作为另一方的大衣哥 , 也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衣哥至少可以逃跑 。 就像俗语说的 , 惹不起躲得起 。 在那个村子里 , 应该还不至于定下了不许“脱村”的村规 , 实在没有必要天天忍受那些无良村民的骚扰 。 但大衣哥宁愿天天痛苦不堪地忍受着 , 依然坚持待在那里 。 直至现在 , 似乎依然没有听说他有想躲开的意思 。这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 不仅村民们匪夷所思 , 大衣哥也匪夷所思 。 大衣哥为村里翻修了幼儿园 , 为村里买健身器材 , 为村里解决灌溉用电问题 , 为村里修路等等 。 但他并没有得到村民的一丝感激 。 村民们反而说“要想俺说他好 , 就为每人买辆轿车 , 每人给一万块钱”;村民都来借钱 , 几万几十万地借 , 借了不还;天天家里被村民们围住家门拍视频直播 , 把大衣哥当作赚钱的工具 , 不高兴了还可以踹门;大衣哥买了东西回家 , 还没进家门就被抢空;等等 。 村民们的没有底线 , 匪夷所思;大衣哥的能忍 , 同样匪夷所思 。是大衣哥与村民们有深厚感情吗?不可能 。 大衣哥在未成名之时 , 穷困潦倒 , 曾经不得不用妻子卖掉头发的钱买药治病 。 那时候大衣哥是村民们取笑的对象 。 村民们给他取绰号“三大嘴” , 将他唱歌的爱好斥之为好逸恶劳 , 不务正业 。 可以想象 , 那时候大衣哥就是村里最低等的那个人 , 是人人瞧不起的那个人 , 是每个人都能从与他的对比中找到幸福感和优越感的那个人 。 在这种情况下 , 村民们不会对他有感情 , 他也不大可能对村民们有感情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村民们的角度来说 , 大概是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 , 平日里他们根本瞧不起的那个人 , 一夜之间成为了名人 。 平日被他们踩在脚下的那个人 , 突然一飞冲天 , 成了他们高不可攀的存在 。 这种打击在心理上是致命的 , 特别是在中国喜欢攀比的传统文化中 。 村民们需要找回心理平衡 , 甚至需要报复 。 唯有如此 , 他们才不致于心理崩溃 , 日子才能过下去 。从大衣哥的角度来说 , 他也需要找回心理平衡 , 甚至需要报复 。 虽然他没有明言 , 甚至他的所作所为都不是有意识地以此为出发点 , 但在他的潜意识里 ,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 他并非故土难离 , 而是因为过去数十年里一直被周围的人踩在脚下 , 他需要体验现在优越于村民们的感觉 , 把过去所受过的所有鄙视嘲笑都找补回来 。 哪怕被村民们骚扰 , 哪怕被村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 , 但村民们现在依赖他而生活 , 这就是对村民们过去的鄙视的无情嘲弄 。 大衣哥需要这种感觉 , 如果离开了村民们 , 他虽然生活立即回归平静 , 但他将会感到无比的失落 。因此 , 目前大衣哥的所作所为 , 可以说是大衣哥的善良 , 也可以说是大衣哥的人生悲剧的延续 。 他并没有摆脱自己的过去 , 而是在报复自己的过去 。 但不幸的是 , 他一直都是一个弱者 , 即使现在依然是 , 因此 , 他的这种报复只是一种“弱者的报复” 。 他看起来一夜成名 , 但无法衣锦还乡 , 像古代的状元一样 , 有一批喽罗为自己回乡时威风凛凛地鸣锣开道 , 震慑乡邻 , 而乡邻自然也就毫无畏惧 。 大衣哥从村民们的依赖里找到“我以前被你们欺负 , 但我现在比你们好”的快感 , 而村民们从对大衣哥的胡作非为里得到“你虽然成名了 , 但还是被老子欺负”的快感 ,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种纠缠如麻的局面 。这实在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 如果我是大衣哥 , 会远远地躲开那些人 , 从成名的那一天起 , 就与他们永不见面 , 无需执着于要在他们面前证明什么 。 大衣哥应该明白 , 自己与那些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 在当初穷困潦倒的时候 , 就已经不是 。
推荐阅读
- 谈资|肤色分黑与白两种,骚乱却只有一种
- 天真的善良换不来同情
- 又一枝老枪《我本善良》
- 北青网|一种蛋白质 会导致乳腺癌加快恶化
-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喊话
- 什么是大智慧?善良才是最好的选择(图)
- 跑路是一种病1(记录一个赌徒真实的故事)
- 阿里开始睡不着
- 芳芳不是方方,方方不是芳芳
- 在客家首府吃鸡是一种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