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没死绝的欧亚非人和几乎死绝的美洲人
最后一个冰河期 , 游荡的黄种人和白种人在2万年前左右都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抵达了美洲大陆 , 不过白种人的祖先似乎人数太少或者别的原因 , 基本死光光了 , 反正最后是黄种人弥散到了南北美洲的各个角落 。 然后 , 一万多年前冰河期结束 , 白令海峡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 太平洋更不用说 , 于是乎 , 南美美洲的黄种人便从此与欧亚大陆和非洲人开始了长达一万多年的基因和文化隔离 , 而且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 这期间 , 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 那就是太平洋诸岛居然被据说源自台湾的土著民的后裔们靠着令人惊诧的航海技术给征服了 , 原至近万公里的夏威夷 。 不过这期间更重要的事情是 , 亚欧非的各色人等 , 通过迁徙、贸易、征服、战争、贩奴等等 , 从来没有基因隔绝和文化隔绝 , 尤其是从数千年前进入到文明时代之后 , 出现过数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 即便不是横跨多大的帝国 , 贸易和其他往来 , 都没有阻碍基因和文化的隔绝——当然 , 人的交往也无法隔绝另一个与人类相伴数百万年历史的东西:病毒和病菌 。 于是乎 , 除非是介于100%致死率的超级病毒或者病菌 , 短期内在局部范围内杀死所有宿主而导致自身的灭亡 , 致死率哪怕是50%或更高的烈性病毒或病菌也不足以杀灭感染区的所有的人 , 总有人活下来 , 然后获得抗体——尤其是获得潜在的使后代也具备更大可能抵抗某种烈性或非烈性病毒或病菌的遗传优势——也就是即便全社会蔓延 , 也死不绝的优势——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 , 人类就是这么通过群体免疫延续到今天的——人类自身多样性的变异和病毒病菌多样性的变异的博弈——病毒病菌没有灭亡 , 人类也没有灭亡——这个也适用于任何动物及其致病病毒或病菌——人类之所以强调动植物种群的规模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 如果一个动植物的种群过于稀少 , 那么 , 就不足以有足够丰富的变异 , 那么在面对病毒和病菌的变异的时候 , 就可能突然灭绝 。 欧亚非在地理连接和人员往来的情况下的非基因隔绝以及病毒病菌的非感染隔绝的情况下 , 很多代筛选 , 优胜劣汰 , 一方面在人们活着的时候 , 很多人死于感染 , 另一方面 , 活下来的人的后代 , 更具备潜在的对抗病毒和病菌的潜在遗传优势——一种较弱 , 但是被人类史证明靠谱的群体免疫机制 。 然后就是南北美洲的被隔绝了至少一万多年的印第安人玛雅人……名称不重要 , 他们没有和天花之类的斗争的历史——冰河期数万年 , 迁徙途中在冰天雪地里 , 天花啥的根本就不存在 , 因此 , 他们的祖先可能最重要的对抗对象是流感之类 , 霍乱什么的 , 登革热、疟疾……在极寒条件下也不存在 , 于是乎 , 这类基因优势不是优势也就是逐步退出了进化的舞台……然后 , 携带着天花、麻疹、霍乱、疟疾……之类的欧洲人突然来了(相当于传染源) , 结果是绝大多数南北美洲的黄种人没有免疫力 , 也没有潜在基因上在免疫可能性——于是大批量地死亡——关于这一点 , 草原民族一直与鼠疫打交道 , 长期以来 , 获得了基因上的潜在的对抗鼠疫的优越性 , 但是非草原民族一旦大规模被传染 , 就悲剧了 。 群体免疫是否可行在于大数据的支撑——例如新冠病毒已经被证明是非烈性传染病 , 且致死的大多是有基础病史的老年人 , 青少年和壮年人的致死率很低 , 因此 , 确保老年人被隔离就足够(少出门 , 少拜访) , 把医疗资源基本在老年人身上 , 然后社会在适度社交隔离的情况下 , 一切照旧 , 这方面 , 瑞典是典范 。 因此本人严重支持新冠疫情下的群体免疫 。
推荐阅读
- 环球社评:美国是深度边缘弱势群体的国家
- 宝鸡新闻网|今天,宝鸡各界给予这个群体特殊的关爱
- 社评:美国是深度边缘弱势群体的国家
- 这个公务员群体会第一个被缩编吗
- 国际研究:新冠免疫力仅持续6个月 群体免疫成挑战
- 动漫速递|邢台:特殊儿童群体走进消防队站 感受体验安全教育
- 一盒枇杷引发的思考:中产阶级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 全面小康后,“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一倍”该如何实现?
- herd-immunity群体免疫中的herd是兽群
- “群体免疫”的唯一大旗,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