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儒学■观点丨郭美华:道德觉悟与道德行动的源初相融之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之道德—生存论意蕴( 五 )


所可注意者 , 第一 , 不要孤悬良知为超越性实体 , 以之为离事绝物之在者 。 所以阳明强调致良知“必实有其事” , 而身、心、意、知、物与乎格、致、诚、正、修 , 就是同一事情——前者强调一种工夫行动自身内在的秩序(条理) , 后者强调秩序本身内在于工夫活动之展开;第二 , 良知就是“自然”而源初的觉悟 , 这个觉悟与“事情”之展开相融不分——由此 , 所谓善 , 就是随事情之展开 , 良知能不断回到良知自身 , 持有在的自觉;所谓恶 , 就是良知随事情之展开不复能回到自身而遮蔽自身;为善就是让事情置于良知自觉之下展开 , 去恶就是避免事情蒙昧而不自觉地冥行;第三 , 致良知就是生存展开过程的两个环节的统一 , 即物明心与以心宰物 , 或者说良知之明觉的内容就是物之绽放的丰富性 , 而物之绽放的丰富性则以心之明觉为主体;脱离良知之明觉无所谓物 , 脱离物无所谓良知之明觉;在良知之明觉与丰富性之物的相融之中 , 二者形成一种以良知主宰行程的本质秩序 , 此一秩序 , 既规定物 , 也规定心 。 心的特点在于它领悟于、自觉于此一秩序的约束 , 而物则仅仅是被领悟于被约束 。
总起来看 , 身心意知物可以是“觉悟之知” , 格致诚正修可以是“切实之行” , 阳明认为身心意知物是“一物” , “格致诚正修”是“一事” , 两方面统一为“必实有其事” 。 在道德—生存论上 , 如此“实有其事”既是知行之源初浑融一体 , 也是二者展开中的动态统一 。 分开来看 , 也就是一方面 , 知行合一展开为身心意知物之分别充分实现自身而同时凝合为“一物”;另一方面 , 知行合一展开为格致诚正修之分别完满实现自身而同时凝合为“一事” 。
简单而言 , 知行之合而为一物一事统一之“必有其事” , 就是突出“事”本身 。 因此 , 阳明常强调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 , 则无事矣 。 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 , 皆事变也 。 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 其要只在致中和 。 致中和只在谨独 。 ’”[5]15所谓人情事变上做工夫 , 也就是孟子的“必有事焉”:“格物无间动静 , 静亦物也 。 孟子谓‘必有事焉’ , 是动静皆有事 。 ”[5]25对于道德—生存论而言 , 人情事变与必有事焉 , 拒斥着超越的实体与抽象的本质 , 也就是坚持了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成德进路:“后儒教人才涉精微 , 便谓上达未当学 , 且说下学 。 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 夫目可得见 , 耳可得闻 , 口可得言 , 心可得思者 , 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 , 耳不可得闻 , 口不可得言 , 心不可得思者 , 上达也 。 如木之栽培灌溉 , 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 , 条达畅茂 , 乃是上达 , 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 , 上达只在下学里 。 凡圣人所说 , 虽极精微 , 俱是下学 。 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 , 自然上达去 , 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 ”[5]12-13所谓不别寻上达工夫 , 上达只在下学里 , 其实质就是“人须在事上磨 , 方立得住”[5]12 。 离却下学而另求所谓上达 , 难免隔绝知行为二 , 在纯粹理智之思的界域里自私受用;在事上磨炼而立定 , 则置思于行 , 而得思与在的融通 , 抵达觉悟之知与切实之行的浑融 。
从源初的浑融一体 , 到展开过程的动态统一 , 最后归结为觉悟之知与切实之行在“必实有其事”上的涵摄融一 , 由此 , 阳明知行合一说就逸出以往单纯认识论的视野 , 在道德—生存论上显露出其渊深的意蕴 。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选择与困惑[M].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95:1.
[2]哲学与自然之镜[M].理查·罗蒂 , 注.李幼蒸 ,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87:1.
[3]郭美华.论“学而时习”对孔子哲学的奠基意义——对《论语》首章的尝试性解读[J].现代哲学 , 2009(6):101-10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