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流动性宽松,债市加杠杆归来!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飙升至4.8万亿( 二 )
在此背景下 , 金融机构一部分资产、负债成本产生倒挂 。 偏高的资金成本与偏低的资产收益 , 逼迫机构资金通过增加杠杆、提高风险偏好、牺牲流动性的方式换取收益 。
比如机构首先购买一只高等级债券 , 然后质押出去拆入资金 , 再去购买新的债券提升收益 。 理论上 , 这一加杠杆的过程可以持续下去 , 但也有硬性约束 。 比如当前债券质押率低于100% , 单次回购的资金融入规模要小于债券回购规模 。
北京某基金公司债券交易员表示:
“银行盘子太大 , 想加也不能加很多 , 主要是非银机构加得多 。
不同机构限制不一样 , 公募一般是1.4倍的限制;券商自营看公司风控要求 , 几倍都很正常;专户更高 , 主要看委托人要求 。 ”
他进一步表示 , 现在应该大部分的机构都在加杠杆 , “只有共振才能把债券收益率打这么低 。 ”
关注拐点
前述基金公司债券交易员称 , 现在的情况是市场预期央行不会收紧流动性 , 判断的理由是:一旦收紧将会影响地方债、国债发行及企业债券融资 。 某种程度上 , 市场在赌短期内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 但长期看央行不一定会容忍这种高杠杆的行为 。
“现在有点像2016年 , 当时也是流动性较为充足 , 债市加杠杆明显 。 ”他说 。
四年前的2016年 , 债市不仅场内市场加杠杆 , 场外市场也在加 。
所谓场外加杠杆 , 即机构利用结构化产品固定优先级收益 , 劣后级资金获取资产收益与优先级成本之间价差的超额收益部分 。
微观上看 , 金融机构加杠杆具有一定合理性 , 但宏观上看 , 金融杠杆上升可能蕴含一定风险 。
比如如持有的某只个券不能兑付 , 不仅损伤套息收益 , 对本金的侵蚀更会导致机构爆仓压力上升 。 资产价值的严重受损 , 叠加市场的恐慌情绪与挤兑压力 , 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引爆为流动性风险 。
在2016年8月份 ,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以抬升市场利率 , 逐步拆解杠杆 。 “央行锁短放长的操作 , 让加杠杆的机构很难受 。 ”前述北京某大型券商债券投资经理回忆称 。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认为 , 当前债市的杠杆水平和2016年有较大差别 , 2016年金融杠杆不仅体现在质押回购的场内杠杆 , 更体现在结构化产品的分层比例设计 , 以及更重要的金融同业链条的杠杆扩张 。
“通过资管新规、MPA考核在内的监管 , 后两者被显著抑制 。 场内杠杆作为债券市场交易的主要策略之一 , 其风险影响也主要限于投资波动本身 。 ”周冠南表示 。
具体而言 , 高杠杆模式下 , 交易行为对于资金利率的波动反应更加敏感 , 目前对于流动性宽松的预期过于强烈 , 资金价格波动会使短端收益率波动加大 。
展望后市 , 债市的乐观情绪有望延续 , 至少要到经济企稳 。 前述城商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认为 , 对于杠杆策略来说 , 未来需要关注市场流动性松紧转换的临界点 , 这也大概率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拐点到来 。
【【21世纪经济报道】流动性宽松,债市加杠杆归来!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飙升至4.8万亿】本期编辑 刘巷
推荐阅读
- Odaily星球日报|比特币突破10000美元后怎么走?流动性是一切赚钱的基础
- 挖贝网|*ST高升股东翁远质押6355.62万股 用于补充流动性偿还债务
- 21世纪商业评论|友邦保险迎来新掌门,李源祥正式接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 21世纪经济报道|T+0来了!金融科技集体大涨
-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网易将发行价上限定于126港元,网易回应:不予置评
- 21世纪经济报道|越卖越亏,直播在割谁的韭菜?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丨越卖越亏,直播在割谁的韭菜?
- 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证券“股权激励”摊派任务,部分员工“不愿认购”
- 21世纪经济报道|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只可交债票面利率低至0.01%
- 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币汇率突然大跌约500个基点,发生了什么?投机沽空潮仅持续数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