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位上海老师的昭通帮扶生活( 二 )


这成为新任驻村第一书记董晓光到岗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
新任挂职副县长范金辉副教授带着董晓光和村支书罗登雄,先后3次到海子召开院坝会,详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路面硬化备选方案,并对涉及的排水沟、化粪池建设占地补偿等也详细了解了群众意见 。经过多次讨论,在庙坝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乡镇公路管理所专家指导制定预算及施工方案,村三委召开工作会议确定施工单位 。
终于,赶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前,项目正式完工 。看着平整干净的院坝,海子村民陆续都搬了下来 。到2019年年底,危旧房都拆除了,海子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房前屋后的“泥塘塘”也变得“亮堂堂”,以前人畜不分、臭气熏天的厕所也换上了自动冲刷的便桶 。搬进新房的彭登彬,在2020年元旦举办了海子村民小组近5年以来的第一桩喜事——娶媳妇 。海子村的美好生活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
精准对接需求
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东华大学组织专家宣讲团赴盐津县,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扶贫系列宣讲培训工作并开展捐赠和调研活动,全县中小学500余名教师及各校校长等参加了培训 。
让董晓光印象深刻的是,东华大学几位校领导多次从上海赶赴盐津县调研,想方设法为盐津县谋划精准帮扶措施落地 。
结合盐津县实际需求,成立“东华大学盐津继续教育基地”,为当地提供宣讲、短期培训、学历及非学历教育、终身教育 。学校科研团队研发了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2017年至今帮助县里节约灌溉用水4000余吨 。在东华大学科研处帮助下,学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单独列支45万元,设立了3个“盐津专项”科研项目,专门用以解决盐津县乌骨鸡产业发展与冷链物流、中草药产业发展及其包装设计以及环保新技术研发 。学校还专门组织上海中药材专家到盐津,手把手为中药材选种、育种、检测把脉问诊 。2018年,学校把盐津的农副产品引入校园,推向上海市场,推广销售了400余万元盐津农副产品 。
为了配合学校的帮扶举措,“把消费扶贫做到日常”,董晓光与学校同期挂职副县长范金辉达成了共识 。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陆续推出了“庙坝野生黄皮干竹笋”、“盐津蜂味”、高山土蜂蜜等黄草社区特色农产品,帮助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蜂农发展产业 。在董晓光等几任驻村书记的共同努力下,庙坝镇黄草社区成功推出了“寰碧山泉”项目,即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取用当地自涌山泉水,生产加工“寰碧山泉”,经过前期的包装设计、市场论证和营销推广,“寰碧山泉”现已走向市场 。
疫情期间,东华大学附中第一时间向盐津县开放了在线教学课程资源;东华大学体育部教师专门为孩子们录制了在线体育课程;学校也在自身原本防疫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捐赠了4500个口罩 。
随着脱贫收官脚步的临近,董晓光说:“决胜脱贫攻坚战,每一小项内容的稳定达标,都是朝着幸福生活迈开一大步 。作为‘黄草合伙人’,使命光荣、责无旁贷,我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与大家一起共同迎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30日04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