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她曾以一首《青藏高原》声震乐坛,出家23年的李娜如今过得怎么样


『李娜』她曾以一首《青藏高原》声震乐坛,出家23年的李娜如今过得怎么样
文章图片
上世纪90年代 , 在中国歌坛李挪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歌星 。 她所演唱的《青藏高原》《嫂子颂》《好入一生平安》《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等歌曲曾倾倒过无数的听众 。 在其出道10年间 , 共为160 余部影 视剧配唱200多首歌 , 那时中国 影 视 剧几乎一半叫响的歌曲都是由李娜唱出来的 , 对千当下很多 \"60后、70后” 而言, 李娜都是一个无法被超越的偶像 。
然而 , 1997 年的春天 , 在入行10 年演艺事业正处千巅峰状态之时 , 李娜毅然奔赴五台山 , 在那里削去青丝、落发为尼 , 引发娱乐圈地震 。 当时有一篇报道曾这样议论道:“ 这不是一盏青灯古佛, 毁了 一生前程么?“ 李娜的一位朋友则如是评论说:“李娜出家是她经过长期思考后作出的理性决定 , 毫 无沽名钓誉之嫌 , 更没有功成身退的意思 。 恰恰相反 , 她之学佛 , 就是对中国音乐界走不出世界的挑战, 她是想通过学佛 , 从佛音中领悟音乐的大智大慧 。 她这样做 , 就是为明天闯世界积累本钱 。 ”还有一篇文章则分析了时入揣测李娜出家的几种原因:“ 一是对现实不满 , 出家欲逃避生活中的困扰;二是婚恋失意 , 看透了儿女间的情短意长..…\"
十几年过去 , 昔日的 歌星李娜已成了今天的昌圣法师 ,远离世俗 , 潜心修学佛法 。 那么 ,当年 , 事 业如日中天的李娜为何遁入空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宁愿放弃名利双收的扆艺事业 , 而愿与一盏青灯
一世为伴呢? 经过媒体对于往事的艰难打捞 , 李娜曾经的生命历程在歌迷眼中渐渐变得清晰..…
盛名背后的磨难与挣扎
李娜原名牛志红 , 1963年7月25日生于河南郑州 , 苦孩子出身 , 5 岁丧父 , 一直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 。 小时候的穷苦生活造就了李娜坚强不屈、争强好胜的性格 。 1976 年 , 13岁的李娜如愿考入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攻读表演 。 1981年毕业后留校实验团演出多部传统豫剧 , 并以《百岁挂帅》中余太君一角获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成员调演一等奖 。 1984年进入河南省豫剧院一团 , 1986年她又转入河南省歌舞团工作 。 此时李娜虽在河南巳是颇有知名度的角儿了 , 但她依然没有满足 。 在学校时她就喜欢唱歌 , 并以仿唱邓丽君的歌闻名 。
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歌唱事业 , 她毅然辞职南下学习唱歌 , 后来又到北京发展 , 开始为一些影视剧配唱 。 李娜在1988年获全国“如意杯” 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名后 , 一连串的荣誉便一直伴随着她——
1990年获全国“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 奖 , 1992年全国“第三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 大奖 , 并成功地举办了李娜个入演唱会 。 1995 年还获罗马尼亚世界流行歌手大赛“金鹿杯MTV\" 大奖 。
李娜事业上辉煌有成 , 生活中却很低调 。 她不愿意抽头露面 , 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 更没有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 。 她的时间和精力 , 大多用在艺术修炼上了 。 她的嗓音富有感染力 , 能够唱到三个半八度 , 这是许多通俗歌手无法达到的高度 。 李娜坦言 , 她的声音没有什么先天优势 , 全是后天“自我摧残”出 来的 。 经过刻苦学习 , 潜心探索 , 李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 , 甚至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已初显雏形的歌唱理论 , 用她自己的讲法就是“现代民族声乐艺术” 。
虽然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但身处物欲横流的娱乐圈的李娜却显得格格不入 , 娱乐圈的声色犬马与相互倾轧让为人正直、淡泊名利的李娜很看不起 , 因而她在娱乐圈里的知心朋友也不多 。 业余时间与入交往得很少 。 但李娜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 , 对自己要求也更加严格 。
在没有演出的空闲时间里 , 她常常是躲在家里练声 , 她曾以整整一年时间谢绝了各类演出邀请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 每天下午要练两场音乐会的量, 有时甚至一星期都不下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