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真相远不是那么简单

刘伯承 , 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 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 有人认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 甚至比林彪还高出许多 , 称他为现代“孙武”、“军神” 。
白崇禧也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 但毛泽东却对他别有看法 , 为何?其实 , 如果熟知党史军史的话 , 就不难理解了 。

[]毛主席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真相远不是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

八一南昌起义时 , 刘伯承就已是党内公认的军事家 , 是周恩来依靠的军事参谋团团长 , 这使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
而林彪当时仅是个连长 。 军事参谋团是起义军的主要军事决策和指挥机构 。
起义军很快被击溃 , 原因固然很多 , 但军事指挥屡屡失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对此刘伯承是有一定责任的 。
1928年刘伯承到苏联学习军事 , 32年到中央苏区 , 他与其他从苏联回来的人一样 , 对毛泽东的一套战略战术不以为然 , 对苏联的战法推崇备至 , 使毛泽东备感压抑 。
而在这期间 , 年仅24岁的林彪已在腥风血雨的反围剿战争中从一大批红军将领中脱颖而出 , 成为中央红军战斗力的核心——红一军团的军团长;
并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一起 , 经常交替担任前敌总指挥在前线指挥中央红军对敌作战 , 其指挥艺术和战绩甚至超过了当时最著名的战将彭德怀 。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 , 毛泽东被排斥 , 刘伯承再次担任周恩来的军事参谋长 , 竟与周恩来、朱德一起命令前敌指挥员林彪“以遭遇战的方式消灭来敌”;
多亏林彪机断专行 , 连夜将遭遇战改成了大规模伏击战 , 指挥中央红军主力一举歼敌二个师 , 使第四次反围剿转危为安 。
对当参谋长的经历 , 刘伯承自己在建国初期中央希望他再次担当总参谋长时曾说过“总参谋长都当了四次了 , 总也没参谋好 , 还是不当总参谋长了 , 去办军校 , 当教书匠吧” 。
当参谋长没当好 , 单独领军打仗如何?应该说刘伯承领军打仗在中国现代军事家中还是比较出色的一位 , 但与林彪相比还是略有逊色 。
长征途中 , 在决定红军命运的生死攸关的泸定桥争夺战中 , 毛泽东决定由林彪和刘伯承各领一路人马沿两岸狭江而上 , 限时两天半内竞相夺取320里之外的泸定桥 。
本来这次机遇是偏爱刘伯承的 , 因为他这一路已经过了河 , 在夺取泸定桥时至少不需要在铁索上爬过桥 。
然而左路军在林彪的强令和激励下 , 雷厉风行 , 一路昼夜兼程 , 当刘伯承的右路军人马到达时 , 林彪的部队早已在九小时前冒着枪林弹雨强攻夺取了铁索泸定桥 , 创造了红军战史中最传奇的部分 。
这九小时恐怕正是刘、聂所部按常规宿营吃饭睡觉的时间 。 抗日战争初期 , 在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面前 , 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 , 望风而逃 。
[]毛主席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真相远不是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

毛泽东也主张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 不要与日本人硬拼 。 在“皇军不可战胜”、“亡国论”甚嚣尘上之际 , 林彪率115师逆势而上 , 勇不可挡 , 首战平行关痛击日本侵略军 , 举国为之一震 。
毛泽东虽电贺八路军首战胜利 , 却将115师一分为三 , 再次强调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 但林彪率不足一个旅的兵力(缺6个连)仍杀性不减 , 在广阳设伏再次告捷 。
这两次歼敌每次都在千人以上 , 都是抗战初期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打的最大最漂亮的歼灭战 。
林彪在外敌面前不屈不挠的勇气和精湛的指挥艺术 , 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 , 都让中国人不禁拍手称快 。
而同期刘伯承率129师出师未捷就差点损失一个团 , 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