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明朝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由此形成

露梁海战作为一场明朝水师抗日援朝的海外战争 , 其背景还得从发动战争的日本侵略者说起 。 万历十年(日本天正十年 , 1582年) , 日本发生“本能寺之变” , 不久之后 , 丰臣秀吉接替织田信长 , 成为织田氏实际上的掌权者 。 万历十五年(天正十五年 , 1587年) , 丰臣秀吉征服日本九州 , 统一日本 。 他企图以九州为基地 , 首先征服朝鲜 , 进而征服中国 。 为此 , 丰臣秀吉还特地向海盗汪直的遗党询问当时中国的情况 。 据朝鲜《宣祖修正实录》记载:“琉球国遣僧入贡 , 关白(丰臣秀吉)赐金百两 , 嘱之曰:‘吾欲远征大唐 , 当以汝琉球国为引导 。 ’既而召曩时汪五峰(汪直)之党问之 , 汪五峰者 , 以中原人尝导犯江浙者也 。 对曰:‘吾等曾以五百余人自南京劫掠横行 , 下福建 , 过一年 , 全甲而还 , 唐畏日本如虎 , 灭大唐如反掌也 。 ’关白日:‘以吾之智 , 以吾之兵 , 如大水崩沙 , 利刃破竹 , 何城不摧 , 何国不亡 , 吾帝大唐矣 。 ’”
日军@明朝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由此形成
文章图片

听了汪直遗党的回答后 , 丰臣秀吉信心大增 , 积极备战 , 并颁布船舶征发令 , 在日本各地征召船只和士兵 , 并联合在日本的基督教势力 , 以允许传教士到朝鲜、中国传教为条件 , 换取西洋人的火绳枪、火药等军事物资 。 此外 , 在日本从事奴隶贸易的葡萄牙商人也十分支持丰臣秀吉的战争行为 , 因为随着战国乱世的终结 , 葡萄牙商人捕获日本奴隶越来越难 , 他们迫切地希望将朝鲜变为新的奴隶来源地 。 这些商人向日本人许诺 , 他们可以用朝鲜战俘来交换硝石、火药等物资 。
日军@明朝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由此形成
文章图片

丰臣秀吉之所以发动侵朝战争 , 不仅是为了借道朝鲜入侵中国 ,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借战争之机 , 将日本国内的基督教大名派往战场 , 通过战争削弱基督教大名的实力 。 16世纪末 , 耶稣会的势力在日本异常庞大 , 九州的大友宗麟、有马晴信 , 甚至丰臣秀吉的家臣小西行长、高山右近等都是基督徒 。 至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战争爆发前夜 , 在日本的基督徒数量已经达到20余万人 。 基督教所宣扬的教义与丰臣秀吉所宣称的日本为“神国” , 推崇“个人神化”格格不入 , 因此成为丰臣秀吉的心腹大患 。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 , 丰臣秀吉派十余万大军入侵朝鲜 。 朝鲜之役正式爆发 。 丰臣秀吉很快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 , 朝鲜危在旦夕 。 于是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求援 。 明朝政府早已看透日本的意图 , 为御敌于海外 , 同时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藩属国 , 明廷决定发兵援救朝鲜 。 十二月二十三日 , 李如松率领明军入朝参战 。
日军@明朝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由此形成
文章图片

早在战争爆发前夜 , 有关日本的情报就已经传入明朝 , 明政府便着手在海防方面大规模修整战备 , 以防御日本人的大举进犯 。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 , 明政府调陈璘为神机七营参将 , 次年 , 又充任“统领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副总兵” , 负责蓟镇、辽东、保定、山东四个地区的海防 。
日军@明朝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由此形成
文章图片

日本水师
起初陈璘虽然任防海御倭副总兵 , 但他主要负责防御辽东、山东沿海地区 , 并无赴援朝鲜的打算 。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 明军在朝鲜与日军陷入胶着状态 。 次年 , 陈璘被任命为“御倭总兵官” , 奉命自广东招募水兵5000人 , 乘沙船、苍船前往朝鲜战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