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汉代为何会涌现大量的“神童故事”,真有这么多神童吗
“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 ”少年时期 , 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奠基阶段 。 少数人“年少有为” , 甚至“童年有为”被称为“
神童
” , 因远超于同龄人而受后人传诵 , 或天资聪颖 , 或博学多识 , 或气度非凡…… 。
“神童”这样一个概念流传已久 , 但它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何时呢?这一文化现象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丰富内涵呢?
本文插图
上图_ 《孔子见老子图》里的稚童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神童”之起源
春秋时期开始 , 就有了神童故事 , 即
“小儿神项橐三难孔夫子”
。
一难讲的是项橐和伙伴在路中用沙土堆“城” , 不避让孔子师徒的车队反而反问孔子“自古以来都是车让城 , 哪有城让车的道理” 。
二难是孔子的弟子为难农夫 , 问他的锄头每天抬多少下 , 农夫的儿子正是项橐 , 他智问孔子一行人的马蹄每天抬多少下 。
三难则是孔子与项橐一连串的问答与反诘 , 最终孔子败阵 , 并拜七岁小童为师 。
这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当为最早 , 还有别的故事也久经历史 , 口口相传 , 但这些故事主要是为了宣扬小小孩童的机智过人之处 。 但汉代是“神童文化”的形成期 , 此时的人们推崇神童人物变得系统化、广泛化 。
本文插图
上图_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汉代集中涌现出更多的“神童故事” , 且他们几乎都被冠以“神童”的称号 。
《太平御览》卷三八四引《东观汉记》说到张堪“年六岁” , “才美而高, 京师号曰‘圣童’” 。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论》对扬雄的夸赞中 , 这样说道“雄子神童乌, 七岁预雄《玄》文 。 ”《艺文类聚》写爱书至凿壁藏书的杜安 , 也说他号曰“神童” 。
除了正面的“神童”形象 , 也出现了“伤仲永”式悲剧人物 。
如汉末的胡康“年十五以异才见选” , 但他虽有才华 , 品性不端 , 最终无所作为 , 白白浪费早慧的天资 。
此外还有诸多关于“神童”的记载 , 这表明了“神童”被正式当作一个社会性群体 , 并被视为一种形象符号 , 具有一定的年龄区间并承载了独特的品质 。 汉代独特的“神童”文化现象可以看作社会文化繁荣和民间教育进步的结果 , 折射出人们培养幼童的观念和对孩子的期望 , 以及受儒学浸染追求文化进取的精神 。
本文插图
上图_ 汉朝人的日常画作
二、神童文化典例:画像石与石碑
另一方面 , 汉代神童文化繁荣表现于“神童”的形象广为出现于汉代的画像石资料中 , 且常有为“神童”立碑的现象 。
汉代的画像石中 , 十分流行“神童”的形象 。 项橐作为古往今来神童形象的典范 , 自然是画像石中人气颇高的选择 。 《中国画像石全录》中收录的“项橐”形象见于山东平邑功曹阙北面画像 , 山东嘉祥宋山汉画像 , 陕西绥德刘家沟出土汉画像等多处 。 汉代考古遗存中的这一现象 , 是神童文化在物质载体中的反映 , 可以看出他的事迹相当普及且受时人认可 。
本文插图
上图_ 山东嘉祥齐山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局部(中间小童为项橐)
还有作为榜样出现于山东嘉祥东汉武梁祠孝孙原画像的孝孙原榖 , 他因道德水平和才智均超过其父而闻名 。
《隶释》卷十中收录了光和四年的《童子逢盛碑》 。 该碑的碑文以
推荐阅读
- 闲来读史|原创 身为皇帝的宋理宗,明明被好好安葬,为何头颅竟会被人做成酒杯?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飞鱼说史TB|八里见方屯兵10万的韩国宜阳,兵多粮足,为何还是被秦国攻克了?
- 一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为何要进行集中核酸检测排查
- 英语万能王|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何集体失声?,美国暴动
- 芙蓉文史|来自东方的盛宴—清代传统饮食文化为何在欧洲成为贵族风尚?
- 老张聊史|蜀汉存亡之际,曾被诸葛亮七擒七放的孟获,为何不去救援?
- 影视控|揭秘资本玩家为何都爱用这招?,《天道》:剖析丁元英的经营模式
- 吕海峰专栏|史海探幽:在张家口的泥河湾,为何可以实现与古人的成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