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疏窗#为何王国维对诗人褒贬不一?,《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水墨疏窗#为何王国维对诗人褒贬不一?,《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文章图片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的倾力之作 , 这部作品显示了王国维先生运用中西不同文学研究视角对我国古代诗词文进行研究与评论的新意之处 。 在《人间词话》当中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诗文词评论方法 , 比如说有我与无我之境 , 比如人生的三种境界 , 比如说隔与不隔之说 , 这些评论角度正是王国维先生用来对诗人进行褒贬的主要依据 。 从表面上看 , 王国维先生的评论方法似乎过于主观化 , 不够客观和准确 , 但是由于诗文词本身的主观表达性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 , 运用王国维先生的方法进行评价 , 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物皆着我之色彩”
所谓有我之境 , 指的是在创作当中 , 将个人情感以及个人思想内涵通通赋予给了自己的诗歌表达 , 产生了一种独具个人主义色彩的艺术境界 , 每一朵花 , 每一棵树 , 每一株草都渗透着诗人自己的独特情趣以及情感包含 。 花草树木本是无情的 , 但是经过诗人的情感点染 , 则颇具一番风韵 。
有我之境的主要代表诗人有杜甫以及欧阳修 。 杜甫有名句“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诗句含义就是 , 作者在伤感的时候感到花也流着眼泪 , 他内心感到忧恨的时候 , 感觉鸟的声音也非常的撕心裂肺 。 此时诗人与万物化为了一体 , 造成了我就是物 , 物就是我的特殊诗歌境界 , 换句话来说 , 这是一种同物之境 , 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的典型表现 , 有我之境虽然比无我之境低一个层次 , 但是这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精神境界以及诗歌意境 。
#水墨疏窗#为何王国维对诗人褒贬不一?,《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文章图片
2、物我两相忘的诗词绝妙境界
无我之境 , 并不是说比有我之境缺少了“我” , 而是比有我之境更加高级的境界 。 在无我之境当中 , 我已经被消释 , 但是这种境界不是我的消失 , 而是我完全融入到情景与诗歌表达的意境当中去 , 此时的我已经暂时的离开创作现场 , 我与外物之间保持这一段可观的距离 。
情感的暂时收敛使得景物描写以及作者对外界环境的表达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都更具有相对客观性 。 此时诗人自我是被暂时收敛起来的 , 但是这种收敛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意志 , 而是一种从深处向外的涌流 。 这种情感的流动方式显得更加的深厚和悠远 , 使得整个诗歌境界营造的更加深邃和最有文化气息 。
王国维正是根据有我之境以及无我之境的判断 , 而将古今的诗人进行了自己的评价 , 在他的评价之中 。 大约只有陶渊明先生才达到了无我之境 , 他的诗词之中我已经进行了消融 ,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广阔而又深厚的诗歌意境 。 在《人间词话》当中 , 王国维先生用一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无我之境的主观感受:无我之境 , 以物观物 , 故不知何者为我 , 何者为物?简单的说 , 就是诗人的情感已经完全地进行了超脱 , 对于生活以及表达事物场景已经发生了抽离 。
#水墨疏窗#为何王国维对诗人褒贬不一?,《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文章图片
陶渊明作为我国东晋时期一位优秀的隐士诗人或者说田园诗人 , 他的诗歌作品本来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 就比如说他的诗歌名句“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从这句诗中就隐隐的刻画了一个高远恬淡 , 悠然自处的隐士高人形象 。 正因为这句诗 , 菊花也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代表了高洁的精神追求以及深远的人生境界 。
而在《人间词话》当中 , 王国维先生所提到的另外一种境界说就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 可以简要地将之概括为人生三境 。 人生三境是王国维先生独特的诗词人生学说 。
他认为人生的第一种境界是孤独地为理想奋斗的积累阶段 。 他用一句诗词来表达了这种人生境界 , 那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