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监察委员会」期待新生命——专访院士乔杰( 三 )
得益于这一系列举措 , 与其他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相比 , 孕产妇病例的救治结果相对较好 , 出现重症的比例少 , 截至目前尚未出现死亡病例 。
问:您是医生 , 也是位母亲 , 在您看来还应为孕产家庭做些什么?
乔杰:要特别关注对孕产妇及婴幼儿家长的心理疏导 。 由于对孩子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 孕产妇及家庭其他成员可能因疫情产生过度恐慌、抑郁、焦虑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 不但影响自身健康 , 也会影响到胎儿及婴幼儿的健康 。 因此 , 妇产科、新生儿科及社区医务人员在为这些人群提供常规诊疗和随访服务时 , 应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初步评估 , 必要时转诊到心理科室 , 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
除了线上诊疗、电话随访等方式 , 还应为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咨询、问诊和健康随访等长期定时健康服务 , 随时关注其健康情况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 必要时提醒其及时就医 , 避免延误治疗 。
跟随自己的初心 , 不轻易随外界而动摇 , 时间会告诉你值得
问:什么原因让您三十多年始终坚守在迎接生命的第一线?
乔杰:从懵懂的学生时代起 , 我就对生命的起源和奥秘非常感兴趣 , 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 。 为此 , 我选择了既包含手术操作 , 又包含生理、病理研究和危重症管理的妇产科 。 后来 , 我慢慢注意到 , 不孕不育患者面临巨大的伤痛和心理压力 , 需要医学的帮助 。 本科毕业前 , 我偶然听说“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与北医基础医学院刘斌教授合作研究的胚胎体外受精方法获得成功” , 就毫不犹豫选择来三院读研 , 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 三十多年来 , 三院见证了我一步步的成长 , 从学习到工作 , 我早已在此深深扎下了根 。
1987年刚到科室 , 正是辅助生殖技术的攻坚阶段 , 我跟随前辈亲历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从孕育到诞生这一重要历史过程 , 也目睹了张丽珠教授如何在简陋的医疗技术条件下攻克难关 。 取卵用的引导穿刺针只有寥寥几根 , 用钝了就请钟表匠来修理;没有合适的容器 , 盛卵泡液的试管就放在保温杯里;没有现成的培养液 , 大家就自己照方配制……
在三院求学的那段岁月 , 我在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和耳提面命下提升本领、磨砺意志 。 从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 , 从科主任到院长 , 三院的人、事、物都与我心心相连 , 再往后 , 工作逐渐变成了我对自己、对全院职工、对这份事业的责任 。
【「江苏省监察委员会」期待新生命——专访院士乔杰】问:知识代代传承 , 从前辈那里有哪些收获?
乔杰:影响我一生 , 让我感念的导师实在有很多 , 张丽珠教授、李美芝教授、何伯松教授等 。 他们在不同方面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今天的我 , 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领路人 。 30多年前 , 我刚进入北医研究生院 , 师从妇产科李美芝老师 , 并作为住院医师 , 在张丽珠教授手下管理病人 。 张丽珠教授是科技探索的先锋 , 她永远在探索新事物 , 永远要求做到最好 。 对待学生 , 她不苟言笑、十分严格 , 正是这段看似煎熬的学习生涯 , 铸就了我的本领 , 磨炼了我的意志 , 给我留下了不懈探索、追求卓越的烙印 。
科学并非一蹴而就 , 也并非一己之力就能踏足高峰 。 将自己的学识与他人的学识融会贯通、取长补短 , 碰撞出最耀眼的思想火花 , 这大概才是一个学科领域的全部面貌 。 李美芝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他人所长、知人善任的导师 , 是我作为学科管理者的榜样 。 她带领我开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 对我而言 , 就是敲开了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大门 , 成为此后十几年来我不断拓展的研究方向之一 。 我特别想和年轻人分享的一点体会是 , 跟随自己的初心 , 不轻易随外界而动摇 , 时间会告诉你值得 。
问:在儿子眼里 , 您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乔杰:儿子从小就习惯了我的工作状态 , 看到身边人对我们职业的尊重和感谢 , 对我很理解 。 他十二三岁的时候 , 偶尔有个周末我没去上班 , 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妈 , 你生病了吗?”他觉得好端端的妈妈怎么会在家 , 他的世界里 , 大概永远是睁开眼睛我就已经去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