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暖心守候!高校辅导员化身“战疫尖兵”

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任务 , 首都高校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 他们是校园中的“战疫尖兵” , 坚守岗位 , 通过尽心守候践行初心与使命 。 他们用暖心陪伴 , 关爱居家学习的每一位学生 , 全力保障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校辅导员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掉线 来自屏幕那端的暖心守候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 , 刚刚过去的假期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辅导员王静仪应当是同爱人在一起 , 享受准备已久的蜜月旅行 。 骤然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让王婧仪感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 学生的安全让她始终放心不下 。 在大年三十 , 她便毅然退掉返乡的车票 , 与学院党委副书记一起坚持在校工作 , 收集、统计、整理全学院学生的寒假动态 。 近2000条学生台账她一一比对 , 对存疑的信息她逐条核实 , 直到确认上报信息准确无误 , 全院学生健康平安之后 , 才回到家中草草给自己做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 , 度过了一个简单而又无比充实的除夕 。
为了更准确地协助学校、学院掌握学生情况 , 王婧仪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 尽心又尽责 。 面对没能成行的蜜月旅行 , 她的丈夫对此虽有遗憾 , 但还是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 并承诺在疫情结束之后 , 为她补上个更加完美、幸福的蜜月旅行 。 有了爱人的理解与支持 , 王婧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战“疫”工作的组织、宣传和数据整理工作之中 。 每天 , 她不仅按时汇总掌握全学院的学生信息 , 排查学生健康情况 , 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 推送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 隔着屏幕 , 王婧仪怀着爱与耐心 , 暖心守护着每一名学生 。 面对学生反映的居家学习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 她主动与各年级辅导员、学生会一同策划了计算机学院战“疫”特别活动 , 丰富学生假期生活 , 疏导学生心理压力 。 “尽管学生们身处天南地北 , 但作为辅导员 , 我们要始终‘在线’ , 出现在学生需要我们的每一个地方 。 ”王婧仪说 。
在北航校园这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 , 更多的辅导员像王婧仪一样 , 以“担当、敬业、奉献”的姿态 , “不掉线”地暖心守护着学生的平安 。
北京科技大学:云陪伴 他用心当好就业指导师
疫情的爆发 , 让首都高校的辅导员们 , 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假期 。 在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臧佳同其他辅导员一起 , 用信心、细心、真心、责任心深入学生 , 搭建学校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 , 在防疫阻击战中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当时 , 面对骤然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 刚刚回到老家三天的臧佳毅然踏上了返京的列车 。 想到有305名学生分布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 他在回京高铁上就与每名学生取得了联系 , 并按照学校要求将相关通知点对点发送给学生 。 回到家中的臧佳发现 , 由于邻居回家过年 , 楼上漏水把自己家都浸泡了 。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 臧佳还坚持与每名学生一对一联系 , 确保数据准确真实 , 筑牢了抗“疫”防线 。
疫情让今年的毕业季也变得不同寻常 。 为了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发展 , 臧佳充分借助多种渠道 , 与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沟通 。 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特点和面对毕业求职的各种困惑 , 他发挥就业指导师的作用 , 通过“职得”工作室开展线上咨询服务 。 结合每一阶段学生特点、关注点 , 采取个体咨询的方式 , 为每一名咨询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 。 服务第一周 , “职得”工作室就为32名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 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 。 一周四天、一天一题、一次一人、一人一时 , 是臧佳陪伴学生同担风雨、共抗疫情的暖心行动 。
北京林业大学:冲在前 党员率先守好保障“责任田”
“疫情面前 , 党员责无旁贷 。 只有努力做好每件小事 , 才能守护师生的健康平安 。 ”疫情期间 ,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辅导员冯超是这样说的 , 也是这样做的 。 在学校防控疫情工作中 , 冯超不仅舍小家为大家 , 坚守岗位 , 尽责履职 , 更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 为学生尽心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