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会:浙江637万名中小学生已返校上课,有发热现象1500人,未出现疫情相关病例
今天(4月27日)下午3点 ,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四十五场 。 发布会主题是“浙江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文章图片
发布会上的采访人员提问环节 , 就学生返校的情况 ,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做了以下回应 。
问:我省中小学已经从4月13日起分批开学了 , 现在总体情况如何?一旦出现学生发热的情况 , 大家就很担心 。 请问 , 到目前为止发热的学生多吗?学校是怎么处理这类情况的?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答:从4月13日开始到4月26日 , 我省中小学按照错峰错时原则分三批陆续顺利开学 , 6000余所学校、637万名中小学生有序返校上课 , 学生报到率达到97%以上 。 这是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正常的重要体现 。
中小学开学以后 , 各地各学校采取6项硬核管控措施:全面采集健康码、进出校门测体温、对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和核酸检测、开展错峰错时上下学、推行班级固化管理、加强家校联动等 , 有效加强了学生健康状况的管理 。
当前正值春夏之交 , 气温变化很大 , 很容易引发感冒或各类传染疾病 。 根据历史经验 , 春夏季每天全省学生因病请假人数在1%左右 , 病假人数占一半 。
当前 , 在疫情防控条件下 , 家长和学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防护工作 , 总体上学生病假率比往常大幅下降 。 据统计 , 目前全省已开学的中小学校中 , 每天因发热请假的学生约占千分之一 , 其中在校内发现发热症状的学生大约是1500人左右 , 比例不是太高 。
对于在校内出现发热症状的学生 , 各学校在驻校健康指导员的协助下 , 均按规范程序送医院进行血清和核酸检测 , 同时对同班级或同寝室的同学实施留观 。 卫生健康部门对学生发热检测开设专门绿色通道 , 加快检测流程 , 有效缩短了留观学生的等待时间 。 从4月13日至今 , 全省已经开学的中小学校中没有发现与疫情相关的病例 , 我们的学校总体上来说是安全的 。
问:4月26日起我省高校师生将陆续返校 。 高校师生来自全国各地 , 流动性大 , 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很担心校园防疫安全 。 请问 , 如何确保高校安全开学?学生可以因疫情原因申请暂不返校吗?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答:组织高校有序、错峰开学 , 是经政府部门、专家、师生代表等对疫情防控形势多轮综合研判后作出的决策 , 对此我们是有底气的 。 昨天是高校开学第一天 , 有9所高校的6576名学生返校复课;按计划 , 今天还有9600学生报到 , “五一”假期前有10万余名大学生返校 , 假期内有8万余名大学生返校 , 假期后有85万余名学生返校 。 为迎接开学 , 各高校都做了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学准备 ,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开学环境 。
高校学生生源地广 , 我省大学生中就有外省籍学生32.5万余人 , 要确保开学安全 , 首先必须确保返校师生的健康 。 我省通过“健康码”等手段对所有师生的健康状况作了长时间的全面排摸 , 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底数是清晰的;同时按照省防控办要求 , 明确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全覆盖的实验室核酸和血清检测 , 要求未经检测不进校、检测不合格不进校 。
各高校对于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工作也制订了详细的方案 。 许多高校自主开发了“入校码”或“通行码” , 建立学生离开校园申报制度 , 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 做到学生行动可追溯 。 高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 主要目的是为大家创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和家长的理解 。
【浙江发布会:浙江637万名中小学生已返校上课,有发热现象1500人,未出现疫情相关病例】
推荐阅读
- 陈广胜浙江回应健康码应用“升级”:应保护隐私 遵循自愿前提
- 浙江迎入梅后新一轮强降水 未来五日部分地区遭持续降雨
- 清理微信“僵尸粉”?法院判了!| 法治课
- 浙江:医疗机构76.7万名工作人员核酸结果全部为阴性
- @杭州人,现在立刻回家!关好窗户
- 浙江最高日核酸检测26万份!灵隐寺、普陀山三大禅寺等今起开放
- 浙江人注意!暴雨今夜来袭!南方将迎今年最大规模强降雨
- 环境浙江建立生态环境体检中心
- 浙江警方破获18年前命积案 嫌疑人在逃期间曾化名4次
- 湖北发布会:武汉通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结果 未发现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