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智”造世界级自动化码头
4月26日 , 载箱量2.4万标准箱的全球首艘最大集装箱班轮——THE联盟“HMM阿尔赫西拉斯”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81泊位首航 。至此 , 今年以来 , 青岛港已累计接卸装载量超2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大船48艘次 , 同比翻番增长 , 标志着山东港口集装箱业务迈入24000标准箱“大船时代”……这些效率得益于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山东港口青岛港董事长贾福宁表示 ,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凝聚了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席高级工程师张连钢与“连钢创新团队”的心血与智慧 。
文章图片
【「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智”造世界级自动化码头】▲4月23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 王健高摄
为世界自动化码头提供“中国智慧”
胶州湾畔 ,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 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船频繁进出 , 2088米长的岸线上空无一人 , 大型机器人流畅高效地抓取集装箱 , 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穿梭自如……这是“连钢创新团队”敢为人先、拼命创新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贡献的“中国智造” 。
谈起自动化码头 , 张连钢自豪地说:“7年前 , 我接到了建设自动化码头的任务 , 就是我30年来的梦想啊 , 我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 , 全身都是劲!”
自动化码头诞生于欧洲 , 到2013年 , 世界首个半自动化码头已运行20年 , 中国乃至亚洲 , 没有一座全自动化码头 。就在这一年10月23日 , 有着几十年集装箱码头业务经验和自动化、智能化专业知识的张连钢 , 不顾病痛的折磨 , 带领“连钢创新团队” , 勇于攀登世界港口科技高峰 。
万事开头难 。张连钢到欧洲考察时 , 外方实行“技术封锁”……对此 , 在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下 , 张连钢和他的团队憋着一股劲儿 , 敢于“吃螃蟹” , 设计伊始 , 就打破常规 , 全盘统筹创新设计码头卸载、运送、堆放、出货等各环节 。
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 , 既是全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 , 也是世界共性难题 。张连钢带领团队大胆探索 , 在自动导引车给轨道吊送箱间隙极速充电 , 且充电量要略高于自动导引车运行一个循环的耗电量 , 挑战了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传统——把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 , 循环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 , 水平运输系统比国外节省成本2亿多元 。
就这样 , 张连钢带领创新团队 , 摒弃欧洲所谓的先进技术 , 搭建起了适合青岛港的自动导引车运行模型 , 验收时 , 设计一次性通过!历经1个月 , 接近200页的测试文档出炉 , 涵盖了自动导引车全部关键参数 , 更重要的是 , 全新的模型统筹考虑了码头设备的整体运作 , 将前期缺乏的车辆安全避让、异常状态、系统优化、海关查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在内 。
1000多个不眠之夜 , 3000多个分析论证会 , 7000多个测试案例……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与汗水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信息系统研发负责人李永翠告诉采访人员 , “连钢创新团队”用3年半时间 , 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 , 建成了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 并在全球率先建成基于5G通信技术的自动化码头和首个氢动力自动化码头 , 破解了十几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 创造了许多“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了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氢动力轨道吊技术及系统等“十大全球首创” , 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 为解决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难题提供中国智慧…… 。
推荐阅读
- 新冠入境日照的3名船员是怎么确诊新冠肺炎的?青岛海关通报细节
- 青岛工业互联网:青岛城市进化的“决胜之机”
- 退休年龄到退休年龄缴费年数不够怎么办、外地社保关系如何转入青岛 官方答复来了
- 1949铭记历史上的今天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 复学青岛一二年级小学生3日复学 防疫环节一个不少
- 首站“山东人游烟台”首站来到青岛 发布千万惠民消费券
- 青岛蓝谷:一个联盟的平台思维模式
- 暖心青岛市劳动模范敬老院陪伴老人忆往事获赞暖心
- 见证者广兴里的前世今生:老里院蝶变新生 成青岛百年历史见证者
- 复训体育复训按下“快进键”青岛市篮球橄榄球队重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