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争相布局3D sensing,“TOF” 和 “结构光”谁能催生百亿独角兽?

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争相布局3D sensing,“TOF” 和 “结构光”谁能催生百亿独角兽?
文章图片


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争相布局3D sensing,“TOF” 和 “结构光”谁能催生百亿独角兽?
文章图片

智能手机从大增量向小增量大存量阶段进化之时 , 3D Sensing向高端甚至中端手机机型过渡的方案已开启 , 其前置技术TOF和结构光相关的产业也进入资本视野 。




作者

史悦



2020年 , 全球的神经都因新型冠状病毒紧绷 , 原本低迷的经济形式近乎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尽管如此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却逆流直上 , 成为经济下行期少见的上涨焦点 。 半导体产品 , 半导体芯片及相关设计 , 相关元器件 , 照明相关 , 封装 , 材料 , 设备 , 分立器件相关 , 功率半导体等行业相继斩获重磅融资 。



以长江小米基金为例 , 从2020年1月21日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研发商Fortior、射频芯片研发商芯百特微电子完成融资开始 , 半导体大赛道包括速通半导体、昂瑞微电子、翱捷科技、灵动微电子和瀚昕微电子相继完成长江小米基金的投资 , 投资领域覆盖芯片制造、芯片供应、无晶圆半导体研发和MCU产品与应用方案提供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 , 其大主题均为半导体大背景下的国产化替代 , 整个赛道几乎没有受到经济下行和一级市场投融资困难的影响 。



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争相布局3D sensing,“TOF” 和 “结构光”谁能催生百亿独角兽?
文章图片




伴随半导体高速发展的是多项高精尖技术逐步进入传统大产业链 , 智能手机产业链便是其中翘楚 。
中国海量人口基数决定了智能手机的海量需求 , 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智能手机周边软件算法和硬件组件的频繁更新 , 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和技术商业化可能性 。



由此切入市场 , 企业寄希望于影响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各个技术路径 , 窥探大规模运算、软件虚拟化和光学元器件等高科技对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影响 , 尤其现今各家均以超高清镜头摄影搭建产品生态 , 部分顶部玩家更是将AR、VR等未来技术嵌入硬件解决方案 ,
通过对元器件的未来布局和理解搭建智能手机生态 , 在智能手机从大增量向小增量大存量进化时期中分得一杯红利 。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
3D Sensing向高端甚至中端手机机型过渡的方案已经开启 , 其前置技术TOF和结构光相关的产业也早在3年前便进入资本视野 。
市场的发展出现过两次标志性事件:



2018年8月 , OPPO发布首部搭载TOF摄像头的智能手机OPPO R17 Pro , 这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手机搭载TOF模组的案例;



2020年3月 , 苹果公司最新版iPad Pro搭载DTOF技术的深度相机方案推出 , 3D视觉在消费场景的应用进入全新阶段 , 而苹果公司DTOF布局AR生态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 该领域战国割据格局早已形成 , vivo、华为、三星、LG和苹果等公司均具备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盘面 , 对TOF的布局也将从技术商的战术试探真正进入战略攻坚阶段 。



由此 , 凡卓资本通过对3D Sensing领域衍射的TOF、结构光和其他赛道的情况 , 做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