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这样有人文营养的“追剧”不妨多些( 二 )


“边刷剧边看书”或成趋势?社交平台流量为历史普及注入新生机
《宋仁宗:共治时代》加印的同时,还拉动了吴钩“说宋系列”前三部《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的销量,这一系列“四本书抽奖活动”甚至还上了微博沸点话题,三小时阅读量超200万,迄今累计破千万 。当然,热门影视剧带火相关图书,并不稀奇,但新书营销难道只能从爆款剧流量红利中艰难分得一杯羹?
对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刘春荣认为,与其说出版业在 “蹭热点”,不如说这波热点操作启发了社科书营销如何进行巧妙的话题引导 。他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谈到,《清平乐》推动了大众对宋朝历史文化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国内读者阅读兴趣的必然转型,有着深厚的民众心理基础,追剧的观众也出现分层——一部分是从原著网络小说《孤城闭》的言情风格粉丝追随而来,还有一部分是对服装设计、对白、名人背后历史知识点更感兴趣 。“有必要放大后面这批观众的心理感觉,这恰恰是历史社科书的市场所在 。”
以宋代为背景的古装剧并不少,比如早期的《少年包青天》系列,还有近年的人气剧作《鹤唳华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但随着社交平台流量为历史普及注入新生机,“边刷剧边看书”渐成趋势 。事实上,一部剧可开垦的话题沃土十分广泛,眼下多位史学家就从不同维度展开接地气的解读 。刚刚过去的周末,艺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小峰的线上直播讲座,就从《清平乐》服化道谈宋画的美学根基和来源,借此打开宋代美学的秘境 。直播间“弹幕”上不时飘过网友的热议:“美醉了,追剧追出在课堂做笔记的感觉”“原来一件戏袍和头饰背后还有这么多学问”……
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也在追剧,他写过《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等宋代研究著作,新著《水浒寻宋》近日刚出版,游走于正史、笔记、话本、戏曲之间,还原了活色生香的宋朝生活,也复现当时市民阶层的衣食住行玩 。破天荒地尝试“云讲座”,在线录制“书海漫游不孤单”系列活动,72岁学者虞云国的体验感很新奇,“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弹幕这种玩法!”以“夜访大宋,去‘瓦舍’听书、刷剧!”为主题的讲座将在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播出,他期待能和读者有更多的在线互动 。
相较市面上偏“戏说”的历史剧,虞云国认为《清平乐》在大背景总体契合历史,所折射的历史观也基本可取,他认为在线边追剧边解读也是“一种普及人文历史的较好尝试” 。而当追剧的模式不再局限于“正襟危坐”,历史普及出版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采访人员 许旸)


推荐阅读